冬季拔火罐具体可治疗哪些疾病
拔火罐市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使其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继而让局部的病变能迅速的痊愈都是有很大效果的,特别是在寒冷冬季里,由于人们偶尔会出现落枕、寒性颈椎病等使之都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其有很多不懂医学常识的是非常不了解的。那么,冬季拔火罐具体可治疗哪些疾病呢?
1.寒性落枕:留罐后艾灸
不少人一觉醒来发现脖子疼痛,不能转动,到医院一检查,是落枕。落枕轻者可自行痊愈,重者能迁延数周。风寒阻络证型的落枕,火罐疗法较好。这类患者特点是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头歪向健侧,肌肉痉挛酸胀,可伴有恶寒,头晕,精神疲倦,口淡不渴等症状。
可采用在颈部及落枕周边部位的走罐、留罐和艾灸综合疗法。先在疼痛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后走罐,以皮肤红晕为度,之后在风门、风池、大椎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所有穴位10分钟,每日1次,2次为l疗程。
2.寒性颈椎病:叩刺后走罐
冬天室内有空调或暖气,*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来到室外,如果颈部未做好保暖措施,暴露在外,易受风寒刺激,使局部肌肉保护性收缩,从而导致颈部张力增高,颈部力量失衡,颈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压迫到神经、血管,则发生颈部疼痛不适。
寒湿阻络型颈椎病患者较适合火罐疗法。这类患者主要症状是头痛、后枕部疼痛,颈项强硬,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背与手指麻木酸痛,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颈肩部畏寒喜热,颈椎旁有时可触及肿胀结节。
可采用在颈部进行叩刺、走罐、艾灸等综合疗法。一开始先用梅花针轻叩上述部位,以微出血为度。血止后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走至皮肤潮红为止。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l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急性咽喉肿痛:拔罐加放血
冬季气侯干燥,加上雾霾的影响,咽喉炎发病率较高,很多人喜欢购买治疗咽喉炎症的药物服用,但消炎药绝不能滥用,否则适得其反,还会加重病情。不妨试试中医绿色疗法——火罐放血疗法。
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疗咽喉肿痛,能泄实热,降急火。患者经过一次放血治疗后,往往感觉咽痛减轻,很少再度出现高热症状,病程明显缩短。一般一个星期一次就行,3-5次为一个疗程。
拔罐注意四件事
1.拔火罐过后别急着洗澡
当我们想到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就感觉很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这是因为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2.火罐3小时后在洗澡
拔罐后3小时内不宜洗澡。饭前饭后一小时及酒后,不宜拔火罐。孕妇、体质虚弱者、皮肤病患者都不宜拔罐;另外,血小板水平低的人拔罐时容易出现皮肤淤血,也不适宜;儿童也可以拔罐,但次数和数量要比大人少。
3.拔火罐时间别超10分钟
不少人说火罐这一拔最少要半小时,有的人认为拔出水疱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这样观点的比较多。而拔火罐真的是时间越长越好吗?其实,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4.同一位置不宜反复拔
一次不行拔两次,同一个位置,反复地拔,就不信这火罐拔得没效果。其实,这样做也是不对的。拔火罐的时候你甚至可以拔满全身,因为这样可以全面理疗,帮助大家舒活筋骨。可是在一个地方反复的拔,很容易造成皮肤的红肿、破损,如果并发了伤口感染,那就得不偿失了。
以上就是拔火罐擅长治疗的疾病介绍,如果生活中正有为颈椎病、落枕、咽喉疼痛等所困扰,现在不妨适当的采用拔火罐技术进行积极尝试,同时要注意拔火罐的事项,如不要急着去洗澡、拔火罐别超过十分钟等,使之这些一旦触犯将会影响拔火罐的疗效,同时也会身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
-
拔火罐能冬病夏治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有用瓶拔火罐以达到减轻病痛的放法,在医院针灸科更能看到针灸总是少不了拔火罐,拔火罐简称拔罐,是中医外治范
-
秋季拔罐要注意 五个事项要牢记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在秋季拔罐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季节不冷不热,是非常适合拔罐养生的,但是拔罐,我们是有很多的事情要
-
拔火罐对治疗颈椎病是否有效?颈椎病会引起颈肩疼痛,会严重困扰到患者的生活,会影响到生活质量,所以通过拔罐的方式可有效缓解颈椎病的症状,对于有颈椎病的
-
哪些人群不适合拔火罐拔火罐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调理身体的功效,拔火罐能够帮助治疗身体疾病,也可以促进人体湿气和寒气的排出,但是
-
拔火罐要注意哪些事项拔火罐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并且具有调理身体的功效,大家要注意拔火罐的正确方式,同时也应该要做好拔火罐的准备工作,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