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特色疗法 > 拔罐

拔“火罐”要谨防烫伤

拔“火罐”要谨防烫伤

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儿童同样适用。还称“拔罐子”。有火罐、气罐等。

拔“火罐”防烫伤

由于拔火罐简便易行、副作用小,成为很多市民秋冬季选择祛除体内寒气的最佳疗法。火罐虽然简单易行,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不能减痛,反而可能遭受起泡、烧伤之苦。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人们常说:“只要经常拔罐,就难免不烫伤”。造成火罐烫伤的主要原因一是酒精用的过多,滴在罐内皮肤,烫起一片血泡;二是火焰烧热罐口,而烧热的罐口容易烙伤皮肤;三是留罐时间过长,拔起时容易起白水泡。要避免火罐烫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施罐部位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温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温,保护皮肤,不致烫伤。

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万不可烧着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

留罐时间不要过长缩短留罐时间,一般3-5分钟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