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频道 > 特色疗法 > 拔罐

中医拔罐“拔走”小儿喘根

中医拔罐“拔走”小儿喘根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儿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闷、喘憋,甚至有窒息感、恐惧感,治疗较为棘手。

  火罐疗法作为中医学的自然疗法在临床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安全性、可靠性都已是实践所证明的。但目前火罐多用于外伤性疼痛、腰腿痛等方面的疾病治疗,在内科疾病治疗中较少运用,儿科临床应用则更为鲜见。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采用走罐和留罐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哮喘,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成本极低,易于掌握,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深受家长和基层医生的喜爱。

  采用走罐的方法,可使火罐最大面积地与*接触,通过经络传导的作用,使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血脉通达,疾病好转;同时减少火罐的使用也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而在哕音多的局部再加用定罐则可达到进一步加强经络刺激、传导作用促进哕音吸收的目的。

  适应证

  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咳嗽、气急症状者,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均可运用该法。

  禁忌证

  一、高热抽搐,急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者;

  二、有局部皮肤破溃、皮疹、高度过敏、皮肤传染病者;

  三、形体消瘦,皮肤失去弹性而松弛者;

  四、病情严重,重度水肿、心衰、呼衰、肾衰者;

  五、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紫癜、白血病等患者;

  六、在体表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

  技术操作方法

  儿童治疗时用闪火法,走罐与定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取穴

  背部自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

  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肓;②部位:颈部、脊柱两侧、肩胛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