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太苦有什么方法缓解
一提到喝中药,很多人会皱起眉头,原因就在于大部分的中药汤剂都是很苦的,甚至有的人会感觉难以下咽。虽然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谁都不喜欢喝苦药。那么,喝中药太苦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下文介绍了一些喝中药的小常识,希望可以缓解喝中药太苦的感觉。
喝中药太苦
喝中药太苦该怎么办
1.选择适宜温度
有研究证实,味觉的敏感度会受刺激物本身温度的影响。正常人口腔内温度为36.2℃~37.2℃,舌根下温度高于舌面0.5℃。当汤药温度与舌周围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其感觉最灵敏。也就是说,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而当汤药温度大于38℃或小于35℃时,则味觉神经感觉不太灵敏,这时苦味就会减弱。服用中药汤剂味觉最好的温度,在初春、深秋或冬季时为42℃左右(人感到药液稍温热),暮春、早秋或夏秋时为34℃左右(人感到药液稍清凉)为宜。但中药依据药性也有温服、凉服等之分,大家在选择服药温度前应咨询医生和药师。
2.快速咽下,减少药液与味蕾接触时间
味蕾是味觉感受器,感受苦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部与舌根部。网上有传言说,用吸管喝中药可以减少苦味是不可信的。第一,吸管吸食中药只是有意避开了药液与舌尖的接触,最终药液还是在舌根部与咽喉顶部流入食管,因此口中依然能感受到苦味;第二,用吸管吸食增加了服药时间,从而让苦味在口中停留的时间延长。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尽快将药液吞服,服用完后及时喝些温开水,既可清楚口腔残留汤药,减少苦味残留,又有助于肠胃对药物更好吸收。
3.合理使用甘草、大枣
中药汤剂大多数是由几味乃至十几味药物组成的,加入食糖可能会与一种或几种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会搅乱药物的性味使其减效。中医认为,中药的性味各有不同的功能,如甘味药能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苦味药能泻火通下、燥湿坚阴;辛味药能发汗解表、通行气血等。如果因为中药味苦,就以蔗糖、红糖等甘味蔽之,则必然影响药物疗效的正常发挥。
因此,在苦味药液之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蔗糖、红糖之类的调味品。若有必要,可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调配适量甘草、大枣等调和诸药,减少药液的苦味。
这三个喝中药的妙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喝中药太苦的问题,你可以来试试。中医专家提示很多人会在中药汤剂了放糖,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中药不那么苦,但不一定有利于疾病治疗。所以,我们在喝中药的时候,最好不要随意放糖,如果一定要放,也要先咨询专业中医大夫。
-
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大家要知道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会诱发
-
煎中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煎药的时间中药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而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可以改善身体亚健康的情况,但是服药时要注意很多问题,煎药时也要注意时间
-
中医五大妙方让你摆脱耳聋耳鸣人的耳朵出现了问题也是会照成很多的影响和伤害的,当然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也要做好了解,因为毕竟耳朵出现了问题会影响人们正常的
-
补药的煎制方法 补药怎么吃才最好呢养生保健是现在很盛行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过身体锻炼为身体进补些补药等方法,继而增强身体起到健康长寿,特别是服用中药
-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着不吃西药来治疗了,因为西药对于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就想着吃点中药来调理,只是在中药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