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制中药有哪些技巧呢
生活中很多人服用中药,都会是自己在家煎煮,就是为了图一个方便。但煎制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面都需要注意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不能够发挥最好的效果。所以在煎制中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技巧,那么都有哪些煎制中药的技巧呢?
1、掌握好火候是关键
中医有“武火”(大火)、“文火”(小火)之分,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一般先大火煮沸,再改小火,以免药汁溢出及过快熬干。对质地轻、具有升散、易挥发的药,如花、茎、叶等,大火煎,沸后改小火煮10分钟即可。对质重、具有沉降、滋补类药,如根、块、矿物质等,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煎约5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药液之中。
某些中药只有经过小火慢煎才能降低或解除其毒性,如乌头、狠毒等。而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要用大火快煎,否则,会使有效成分损失过多,或改变其药性。另外,具体处方中还会见到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泡服、冲服等,这些特殊要求在前面已经有所交待。
2、选择容器很重要
宜用砂锅、瓦罐或搪瓷罐,忌用铁锅、铜锅等金属锅。先用冷水浸泡使药物变软,有效成分易于渗透到水中,加水超过药面二横指。浸泡时间,以花、叶、茎为主的药物20分钟左右;以根、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约30分钟;以动物为主的药物可长至60分钟。外感祛邪药物浸泡宜短,而内伤滋补药浸泡宜长。
3、滤取药汁应重视
首先应该将煎好的药锅离火3分钟后滤取药汁,不要等待药液冷却后取汁,因有些药的有效成分冷却后变成大颗粒容易沉淀而被弃之。滤药一定要用纱布网罩,可以去除药汁中的杂质,尤其对有绒毛的药物,容易刺激患者咽喉而致咳嗽、恶心,通过纱布滤药很有益处。
了解以上煎制中药的火候、容器和工序,是让药效得到最大发挥的重要保证。
温馨提示:注意先煎、后下
“先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而“后下”,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通常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材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必须先煎1~2小时,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此外,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分钟才能发挥效用。
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锅。
煎制中药的过程中,掌握合理的技巧,能够煎制出一锅更好的中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在煎制中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先煎后下,还要掌握好火候,选择合理的容器,只有这样才能够煎制出更好的中药,不仅不会浪费药材,还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大家要知道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会诱发
-
煎中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煎药的时间中药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而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可以改善身体亚健康的情况,但是服药时要注意很多问题,煎药时也要注意时间
-
中医五大妙方让你摆脱耳聋耳鸣人的耳朵出现了问题也是会照成很多的影响和伤害的,当然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也要做好了解,因为毕竟耳朵出现了问题会影响人们正常的
-
补药的煎制方法 补药怎么吃才最好呢养生保健是现在很盛行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过身体锻炼为身体进补些补药等方法,继而增强身体起到健康长寿,特别是服用中药
-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着不吃西药来治疗了,因为西药对于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就想着吃点中药来调理,只是在中药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