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药有技巧 学学五大煎药技巧

煎煮中药有技巧 学学五大煎药技巧

怎么煎煮中药呢?从医生那开完药方,取完中药之后要进行煎煮了,煎煮中药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影响到对疾病的治疗。那么怎么煎煮中药呢?煎煮中药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

怎么煎煮中药

【注意一】中药煎煮方法不当会影响药物疗效的正常发挥

不同的煎煮方法其治疗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中医对中药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效果就不一样,一个病即便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煎、服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注意二】中药煎煮时要注意其器具、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火候

煎药是不能图省事的,煎药器具,加水量及煎煮时间都是有讲究的。多选用有盖的陶瓷砂锅或搪瓷锅,加水量,则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3厘米为宜,如果药味多、体积大、吸水强、煎煮时间长的中药加水宜多些,头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时适当减少。煎煮前先加水搅拌后浸泡30分钟左右。煎煮火候、时间等也直接影响汤药质量,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

【注意三】不同的中药煎煮的方法也不一样

对于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这类药物性轻扬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长时间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殆尽。所以煎药时间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对于滋补调理药,烹煎时间则需延长,并用文火(小火)慢慢熬煎,头煎从汤沸后再熬30-60分钟,滤出药汤;二煎则在沸后再煮20-30分钟。文火慢熬,能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于汤汁之中,可使药效达到最佳。

【注意四】中药煎煮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

中药煎煮的过程其实就是中药里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析出溶解,反而会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其次,过分浓缩的药汁又会加重苦味,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注意五】特殊中药需要特殊的方法煎煮

不少中药材都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一般的,在药方中医生都会注明,如先煎、包煎、后下药、溶化(烊化),其它还有另煎、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的用法,在服药前一定要问清医生或药师,相信如果能够正确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

怎么煎煮中药呢?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煎煮中药要注意的五大细节,煎煮中药有很多的技巧需要注意,并非随随便便煎一下就完事的,希望大家要科学的煎煮中药,发挥中药最大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