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汤剂有技巧 药效倍增
怎么服用中药汤剂?中药治病重在调理,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深受大家的喜欢。很多人对于中药汤剂的服用不是很清楚,中药服用的方法可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那么怎么服用中药汤剂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服用中药的技巧!
中药温度有讲究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对于服中药,中医有句古语,叫做“阳病热服,阴病凉服”。因此,凉服与热服,应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
服用中药的正确方法
饭前服:一般病位在下,应饭前服,如肝胃虚或腰以下疾病,饭前易使药效到达;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一般也宜在饭前服用,因空腹服药后,药液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触,可以较快地被吸收并发挥作用。
饭后服:若病位在上,应饭后服,如治疗心肺胸隔胃脘以上的病位,或对消化道的副作用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以避免吸收太快导致中毒。
凉服:一般清热解毒药宜凉服。
温服:把煎好的汤冷却到35摄氏度左右服用最为合适,凡药性平和补益的药均宜温服,增强其补益功能。
热服:凡伤风感冒、恶寒无汗,宜大口热服,以达到发汗的目的。里热症、血淤症也是如此。
顿服:指用药性强烈的药制成小剂量汤。
怎么服用中药汤剂?服用中药有很多的讲究,时间不当,温度不当都可能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服用中药汤剂的策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
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大家要知道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会诱发
-
煎中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煎药的时间中药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而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可以改善身体亚健康的情况,但是服药时要注意很多问题,煎药时也要注意时间
-
中医五大妙方让你摆脱耳聋耳鸣人的耳朵出现了问题也是会照成很多的影响和伤害的,当然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也要做好了解,因为毕竟耳朵出现了问题会影响人们正常的
-
补药的煎制方法 补药怎么吃才最好呢养生保健是现在很盛行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过身体锻炼为身体进补些补药等方法,继而增强身体起到健康长寿,特别是服用中药
-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着不吃西药来治疗了,因为西药对于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就想着吃点中药来调理,只是在中药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