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漫谈:中药煎煮之特殊煎煮法

中医漫谈:中药煎煮之特殊煎煮法

说到中药煎煮,很多说应该没什么难的吧,把中药放进锅里熬制就行了,殊不知,想要尽快的治愈疾病,药方很重要,中药的煎煮也是非常重要的,煎煮的方法也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特殊的煎煮方法。

(1)先煎:

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如鳖甲、龟板、磁石等,因质地坚硬,难以出味,应打啐先煎,煎煮后2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以使药性充分煎出。除此,泥沙含量大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或是质地较轻而体质大的药物如夏枯草、白茅根、竹茹等,应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药汁煎煮其余药物。

(2)后下:

气味芳香,借其挥发油取效的药物,如砂仁、薄荷、白豆蔻等,宜在一般药物煎好时下,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散失。

(3)包煎:

为防止煎药后药液浑浊及减少药物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如滑石、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枇杷叶等,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药锅煎煮。

(4)单煎:

又称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犀角(代)、西洋参、羚羊角(代)等,为了尽量保存其有效成分,减少同时煎煮被其它药物吸收,可另煎。

(5)冲服:

散剂、水丸、丹剂、自然药汁,以及某些贵重药物或芳香药,需要冲服,如麝香、三七、牛黄、六神丸、生地黄汁等。

(6)烊化:

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胶、龟胶、蜂蜜、饴糖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与药液兑服,或加入煎好的药汁中溶化后服用。因其同煎时易黏锅煮焦,且黏附其它药,影响煎出率。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煎煮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好文推荐:

望诊:舌苔变化反映脾胃健康 >>>

舌诊 通过舌觉判断你身体情况 >>>

急救常识:十个常见的救急穴位 >>>

冬季易上火 滥用降火药当心会中毒 >>>

耳朵嗡嗡作响 到底是怎么回事? >>>

自我按摩提升免疫力预防冬季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