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服中药的五大误区 你中了几个?
我们常说中药副作用小,生活中很多人治病的时候也更倾向于中药,但是煎服中药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不少的认识误区,这样会影响药效的发挥,疾病的治疗,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常见的煎服中药的误区。
一、藏入冰箱。
有些人认为中药藏在冰箱内可以长期保存,于是常把一些贵重的药材,如人参、天麻、鹿茸等放入冰箱保存。其实这一做法并不科学。由于中药存放在冰箱内与其他食物混放,时间一久,不但各种细菌容易侵入药材内,而且容易受湖,破坏药性。
二、煎药前用水洗。
有些人认为中药材脏,常在煎煮之前用水洗一下,其实此举得不偿失。因为不少中药成分中含有的糖和苷类等物质能溶于水。如果煎药前用水洗,会失去中药的一部分有效成分。再者,有不少中药是经过加工炮炙的,常添加蜜、酒、醋等辅助材料,用水洗后会影响炮制的作用,降低药力。
三、用开水煎药。
有些人为了节省时间,喜欢用开水煎煮中药,其实用此法煎药速度虽快但质量差。因为用开水煎煮干燥的植物饮片时,生物的外层组织细胞骤然受高热冲击会立刻凝固、紧缩,尤其是蛋白质在细胞壁上形成了一层不可逆性的变性层,阻止水分的渗入,致使组织内部溶解的成分难以析出,这样药物成分的释放受限,严重地影响了药物有效成分的利用率,药效势必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四、煎药过夜。
有些人在煎煮中药汤剂时,不现煎现服,常把煎过的汤药留到第2天服用,即煎药过夜。研究发现沉淀反应会影响中药汤剂中的有效成分。因为中药汤剂中大多由多味中药配伍组合而成。在此过程中,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可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物,如鞣质和生物碱,蛋白质、生物碱和苷类。这些物质与有机酸相遇后均可发生沉淀反应,生成新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药液放置时间一长,便为产生沉淀反应创造了条件。沉淀物越多,相应的有效成分就减少。
五、冷服与热服不分。
中药煎好后,药汁不冷不热时服叫温服,一般病人多采用此种方法服药。但也有一些病人需要冷服或热服。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属寒症者,及外感风寒感冒时就需要热服,热服可助出汗,疏解风寒。患扁桃腺炎、支气管炎、肺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而高热的病人,中医往往使用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凉性中药,而且须冷一冷再服。这种温药热服、寒药凉服,是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而定的,也是中医治病用药的一个原则。注意中药的冷服与热服,不但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
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大家要知道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会诱发
-
煎中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煎药的时间中药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而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可以改善身体亚健康的情况,但是服药时要注意很多问题,煎药时也要注意时间
-
中医五大妙方让你摆脱耳聋耳鸣人的耳朵出现了问题也是会照成很多的影响和伤害的,当然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也要做好了解,因为毕竟耳朵出现了问题会影响人们正常的
-
补药的煎制方法 补药怎么吃才最好呢养生保健是现在很盛行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过身体锻炼为身体进补些补药等方法,继而增强身体起到健康长寿,特别是服用中药
-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着不吃西药来治疗了,因为西药对于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就想着吃点中药来调理,只是在中药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