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 四类中药宜包煎

中药煎煮 四类中药宜包煎

中药买回了家,煎煮中药成了一件难事,那么该怎样煎煮中药呢?煎煮中药煎煮可是一门学问,有些药材要包着煎,这样才不会导致药效流逝,那么哪些中药适宜包着煎呢?

质地轻浮类宜包煎

某些细小、质软、质轻不沉于水的中药材,如菟丝子、葶苈子、地肤子、蛇床子、小茴香、鹤虱等,水煎时易浮在水面上而难以得到充分煎煮,因而有效物的煎出量相对减少,亦给过滤药汁带来困难。因此,煎煮时必须用纱布包煎。

有毛或杂质的宜包煎

枇杷叶背面密被褐色绒毛,石韦叶柄上被星状毛、叶下被星状鳞毛,蚕沙常夹有泥土、碎桑枝叶等,此类药材若不包煎,极易混入汤液,既难于滗尽,服后又易刺激咽喉、消化道而带来不良后果。为安全起见,这些药物宜包煎。

有黏稠液质的宜包煎

如白及、神曲、淡豆豉等,其黏液质使煎液黏度增大,煎液流动性降低,药液稠化一来易粘锅,二来滤药困难,三是易使药渣吸附而造成有效成分的损失,四是服药时口中黏滞不爽,易使患者恶心。为免除上述弊端,这类药宜包煎。

导致药液混浊的宜包煎

一般矿石、贝壳类药材应打碎先煎,以增加其溶解度,如石膏、代赭石等。但这些药材入汤剂易使汤液混浊,不利服用,因此宜包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