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的“黄金时间”

服用中药的“黄金时间”

中药讲究药性,按药性来说,中药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不同药性的药物,要讲究服用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

一般来说,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效果最佳。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应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

一般而言,治疗虚证和肠胃病的中药,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的中药,则应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助消化的中药,也应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在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的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和夜间服食;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再喝;丸、散一类的中成药也应该以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以服后喝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刺激。一般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