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 中药处方必不可少的“配料”

药引 中药处方必不可少的“配料”

药引子,又称引药,引药归经的意思。药引同时又有增强药效的作用,不同药引会在药剂中起到不同的作用。“药引子”可以说是有机化学中的“催化剂”的作用,但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催化剂”,还有其它辅助作用。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不同口感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引药虽好,但是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选择与正确的搭配,才能发挥真正引药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用药引。

红枣:中医的方子里,常常见到它的踪影,因为红枣有缓和药性的功能;红枣能补气养血,是很好的营养品。能补脾胃、益气生津、和解药毒(红枣常被用於药性剧烈的药方中,以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凡脾胃、产后等虚弱症者,均宜以此为引,一般用枣5~10枚,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

生姜: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呕家圣药”。所以中医常以此为药引。一般用2~3片生姜与中药同煎。

红糖:中医认为妇女产后身体多淤,且八脉空虚,每致腹痛。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这是因为红糖有补血散寒、祛淤之功效。常用于妇科血虚、血寒、产后恶露未净、乳汁稀少、口干呕吐、虚弱血痢等,可取红糖10~30g冲开水送服中成药即可。

由于中药药引品种较多,除上述外,还有陈皮、芦根、薄荷、荆芥、苏叶、西瓜、梨、饴糖、冰糖等都可用作药引。由此可见,虽然药引仅是处方中的配角,但只要充分运用,也能体现画龙点睛之妙。是重要配伍必不可少的“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