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的两个关键时刻
发挥中药作用的两个关键,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煎药水量的撑握
煎药时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煎药讲究“三三三制”--针对煎服中药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缺点,近年,中医药学家提出了“三三三制”科学煎服中药新法。
具体煎煮方法为:
先将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30~60分钟,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一般药煎两次为宜,第一次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滤出药液。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第二次再加水煎煮沸后15~20分钟,滤出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约250ml再分次服用。
不能以一次久煎来代替两次分煎。对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
不同药方煎煮的时间不同
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汤剂煎好后应立即滤取药汁,不宜久置锅中。
汤药的服用方法
中药除了要用量得当,煎煮得法,服法也有讲究。
1、一般汤剂宜在饭前1小时服。
2、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
3、滋补药宜空腹服。
4、驱虫药宜空腹服。
5、安神药宜在睡前服。
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中药时哪些食物不能吃?--服中药期间,不要食用一些对药效有妨碍和对病情不利的食物。解放军304医院中医科主任高飞博士作了简单介绍。
中药“忌口”请分清
汤药服用时的温度
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可以减弱中药的苦味。人口腔内的温度一般在36.2℃~37.4℃之间,此范围内味觉神经最灵敏。如果汤药的温度在36℃左右口服,则苦味就会大减。故服用汤药时,最好待药液温度降至温吞无烫感时饮用,此时苦味最轻。
-
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大家要知道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会诱发
-
煎中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煎药的时间中药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而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可以改善身体亚健康的情况,但是服药时要注意很多问题,煎药时也要注意时间
-
中医五大妙方让你摆脱耳聋耳鸣人的耳朵出现了问题也是会照成很多的影响和伤害的,当然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也要做好了解,因为毕竟耳朵出现了问题会影响人们正常的
-
补药的煎制方法 补药怎么吃才最好呢养生保健是现在很盛行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过身体锻炼为身体进补些补药等方法,继而增强身体起到健康长寿,特别是服用中药
-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着不吃西药来治疗了,因为西药对于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就想着吃点中药来调理,只是在中药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