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滋补治病两相宜
【黄连阿胶汤】
本方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阿胶、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组成,治阴虚血少,心阳亢盛,心火上炎所致之“心中烦,不得卧”。
阿胶补阴,滋阴和阳;黄连、黄芩清心中烦热;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之中收敛阴气;鸡子黄佐黄连、黄芩,于泻心火之中补养心血。全方配伍心肾交合,水升火降,心火下降,心阴心血得养而心神安宁。
本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重要方剂,治疗阴血不足,心火独亢所致的“虚烦不得眠”,疗效显着。
【芎归胶艾汤】
芎归胶艾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本方由阿胶、川芎、甘草、艾叶、当归、干地黄、芍药等七味组成,治妇人冲任虚损,月经过多,甚则崩漏不止,或妊娠胎动不安、下血、腹痛,或产后下血淋漓不断。
本方以阿胶补血止血,艾叶温经止血,二药相伍为君,调经安胎,治崩止漏 ;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即四物汤)为臣、佐药,补血调经,兼活血调血以防日久留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血止血,调经安胎之功。
【黄土汤】
黄土汤,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本方由阿胶、灶心黄土(一名伏龙肝)、生地、黄芩、炮附子、甘草、白术等七味组成。临床用于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而见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不鲜,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黄土汤可治疗诸出血证,尤其以便血为主。
本方以灶心土为君,温中止血;以白术、附子为臣,温脾阳、助中气,以恢复脾统血之功;佐以阿胶、生地滋阴养血止血,合黄芩可制约白术、附子的温燥之性,合白术又免阿胶的滋腻呆滞碍胃;甘草调中为使。诸药配合,寒热并用,标本兼治,刚柔相济,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阳。本方疗效确切,深受后世医家之推崇。在唐、宋时期的大型方剂类专着中都有同类方剂的记载,可供现代医家参考。
【茯苓丸】
南宋医家杨士瀛指出: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肠道,阿胶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肠道的服之则能平安。由此可知,大便泄泻、下痢皆可以阿胶配伍其他药物组方论治,尤宜于脾气虚寒和产后泄痢。
茯苓丸,见唐《外台秘要》引《必效》方。本方由阿胶、黄连、茯苓组方,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等证。
泄痢久则伤阴,故以阿胶养血补阴以扶正;黄连苦寒,燥湿止泄痢,合阿胶则燥而不伤阴 ;茯苓健脾和中。合用之,燥而不伤阴,润而不滞脾。
【补肺阿胶汤】
补肺阿胶汤由阿胶、牛蒡子、甘草、马兜铃、杏仁、糯米六味组成,治肺阴虚热盛,火旺致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脉浮细数,舌红少苔。
本证肺阴虚为本,故重用阿胶滋阴补肺,养血止血;牛蒡子疏风热,利咽膈 ;马兜铃清肺热,化痰止嗽;杏仁苦温润降,肺气顺降,肺热疏散,咳喘咽干自止;糯米、甘草滋益脾阴,培土益中,助阿胶共奏养阴补肺,宁嗽止血之效。不论小儿、成人,肺阴虚燥热咳嗽均可服用。
-
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大家要知道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会诱发
-
煎中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注意煎药的时间中药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而且具有调理身体的作用,可以改善身体亚健康的情况,但是服药时要注意很多问题,煎药时也要注意时间
-
中医五大妙方让你摆脱耳聋耳鸣人的耳朵出现了问题也是会照成很多的影响和伤害的,当然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也要做好了解,因为毕竟耳朵出现了问题会影响人们正常的
-
补药的煎制方法 补药怎么吃才最好呢养生保健是现在很盛行的,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日常通过身体锻炼为身体进补些补药等方法,继而增强身体起到健康长寿,特别是服用中药
-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慢性病,想着不吃西药来治疗了,因为西药对于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就想着吃点中药来调理,只是在中药煎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