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食中药有讲究 药汤浓效果未必好
生病的时候我们需要服用药物来治疗,中药汤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汤药是不是越浓效果越好呢?专家介绍,情况并非如此,服用中药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服用中药的一些细节。
汤药是越浓越好吗?
很多人以为中药煎得越浓效果越好。其实,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
煎中药饮片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如果有效成分已经溶解释放到药液中后,再连续不断地煎煮,反而让药液中的非有效成分(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可能使有效成分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一般来说,用于治疗热病的清热药和治疗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疾病的解表药煎煮不宜过浓。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
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滋补类中药,质地坚实、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类药物)以及毒性较大的药物(炙川乌、炙附子等)等应较长时间煎煮,利于有效成分溶出,降低或消除毒性。
总之,中药不是越浓越好。药液熬得浓或稀是根据药性和疾病的不同决定的。
服中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要视病情、药性的各异,调整汤药的温度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2、有些中药服用不当易致呕吐,要加以注意。如香薷,热服易致呕吐,当以冷服为好。
3、精心护理:服发汗药后即需安卧。服辛温发表药宜盖被取微汗以助之,而服辛凉发表药则不宜捂被。
4、观察疗效。凡服发汗药者,只宜取得通体微汗,不可令人大汗淋漓,以防发汗太多而虚脱(尤其老年人)。若发现服药后汗不出者,可加服些热开水或热稀粥,以助药力。
5、服发汗药后,不可即食酸味食物及冷饮。
6、服催吐药应嘱患者束紧肚腹,服用后不即吐者,可用羽毛或手指探吐,再饮些温开水或生鸡蛋清;但如出现吐而不止者,可食些冷稀粥或饮凉开水。
7、在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辛辣与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与疗效。一般来说,服用清内热的中药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服温中类药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哮喘、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应少吃“发食”,如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水肿病人应少食咸性食物;皮肤病及疮疖病人应忌食虾、鱼、羊肉等。单味中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在中医学文献中亦有大量的记载,如甘草、黄边、桔梗、乌梅忌猪肉;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等。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服用中药汤剂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
哪些人适合于吃辣木籽辣木籽这种饮食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么你知道吗?平时对于这种隐私来说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们都是吃的,有时候
-
服用中药的禁忌有哪些?服用中药期间要注意禁忌问题,服用中药期间要清淡,服用中药期间千万不能吃发物类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到药效,也会影响疾病的治疗
-
服用中药时要注意什么 服用中药要注意4点事项服用中药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服用中药时要注意不宜喝浓茶,否则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最好不要喝碳酸饮料,否则会影响到药效的
-
中药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关系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有很多的,中药中有很多的配药,不同的配药的数量大小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作
-
平时我们如何分辨中药真伪中药相比西药看来,使其身体在发生疾病后利用中药的口服,为之能给身体带来极大的治标又治本,但现在的生活中出现了以假乱真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