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需忌口 药效才能更显著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我们在购买药物的时候,大夫也会提醒我们要注意的一些饮食禁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忌口,吃要忌口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药效,治疗疾病,下面中医就为大家说说吃药忌口的常识。
吃药一般要忌口,以促使药效更好地发挥。常规禁忌辛辣、油腻、生冷、黏滑、腥膻等,不同体质、不同的疾病、不同时期(例如:如妇女月经期、妊娠期)又有不同的忌口。
《调疾饮食辨》一书说:“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也就是说,饮食得当,可以促使药效更好的发挥;如果饮食不当,反而会抵消药效或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如对发热的病人,要忌辛辣、油腻,如姜、椒、肥肉、酒类等;水肿、消化不良、泄泻者,忌食坚硬、油炸、生冷等食物。服发汗药者,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者,忌食用茶叶、萝卜。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第一个方剂桂枝汤方后注中提出“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在后面很多方剂的注意事项也都提出“如桂枝法”或反复直接强调忌以上说的生冷、黏滑、肉面等不容易消化的、辛辣的、变质的食物、酒等等,有时直接提出“忌口如常法”,说明以上这些食物是吃中药时一般都应该忌的。
张仲景既然说了忌口有常法,那就应该有变法,什么是忌口的变法呢?本人认为,应该是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用药、不同的身体特殊时期或特殊情况而有不同的忌口要求,内容可就广泛了。
现代医学也是非常重视饮食禁忌,如对肾脏病、心脏病、高血压病、妊娠中毒症等病人,主张减少食盐的摄入,实行“低盐食”。这是因为食盐中的钠,能使血管收缩,并能影响血管的通透性,使小血管壁水肿,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妨碍肾脏的排泄功能,引起血压升高和水的潴留,加重肾脏病、心脏病等病人的病情。
传统中医的忌口学说大部分是合理科学的,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文献记载也不乏牵强甚至迷信之处,就连医圣张仲景也说过“妊妇食姜,令子余指”(孕妇吃姜,生的孩子会多长手指头)这样可笑的话,其他文献中或者民间流传的忌口内容也有不科学的成分,需要不断研究并甄别。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吃药忌口的常识,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
哪些人适合于吃辣木籽辣木籽这种饮食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么你知道吗?平时对于这种隐私来说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们都是吃的,有时候
-
服用中药的禁忌有哪些?服用中药期间要注意禁忌问题,服用中药期间要清淡,服用中药期间千万不能吃发物类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到药效,也会影响疾病的治疗
-
服用中药时要注意什么 服用中药要注意4点事项服用中药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服用中药时要注意不宜喝浓茶,否则会影响到药效的发挥,最好不要喝碳酸饮料,否则会影响到药效的
-
中药配伍和用量大小有什么关系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很好,但是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有很多的,中药中有很多的配药,不同的配药的数量大小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作
-
平时我们如何分辨中药真伪中药相比西药看来,使其身体在发生疾病后利用中药的口服,为之能给身体带来极大的治标又治本,但现在的生活中出现了以假乱真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