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疏风散寒除湿 祛除银屑
我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多年顽固性、难治性银屑病患者。这些患者往往都具有共同特点:寒冷季节病情加重或夏轻冬重,或喜暖惧寒,或病发时身有紧缩感,皮疹色淡,鳞屑银白,多位于*上部及暴露部位,遇寒痒重,得暖则缓,膝以下发凉或足凉,无汗或少汗,便次多或大便不成形,口不渴或口淡无味,舌质淡薄白苔或薄腻苔,脉沉或细或缓,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初病时夏愈冬发,以后则不论冬夏,皮疹始终不消,病情缠绵,服药则便溏、纳呆、腹胀。检阅以往所服之中药方,皆为凉血解毒,祛湿清热,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之品。有些患者曾用过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虽有暂时之效,停药后复发或症状比前更重。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按照中医八纲辨证,属阴、属寒、属里、属虚;按六淫辨证,属风、属寒、属湿;按脏腑辨证,属肺、属肾。我们统一辨为风寒挟湿之证,采用祛风、散寒、除湿之法治疗,很快取得疗效。
典型病例 郑××,男,46岁,患银屑病20余年。当年下乡劳动时住窝棚感寒患病,冬重夏轻,初发时夏季仅见头皮、肘部零星皮损,冬季则泛发全身,以小腿为重,近些年无论冬夏、皮疹再不收敛。曾久经中西药物治疗,亦口服过泼尼松及氨甲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初用有效,久用则无进展。畏寒喜暖,膝以下发凉,右膝关节有时疼痛,从不出汗,身上发紧,头部瘙痒剧烈。
一诊 头皮满布银灰色厚痂和鳞屑,全身皮肤泛发淡红色斑块,以下肢、腰骶部和背部为重,皮损干燥,肥厚,呈苔藓样变,上肢及前胸为小片斑疹,指甲增厚、变形,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腻、脉沉细略缓。辨证为阳虚寒盛,风寒湿邪,阻于肌肤,腠理闭塞,营卫郁滞,治宜疏风散寒、温阳除湿、兼化瘀通络。药用: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5克,威灵仙20克,麻黄10克,制川乌(先煎)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苍耳子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制附片(先煎)15克,细辛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四剂,外用去炎松尿素乳膏。
二诊 上药服后,身体轻松,瘙痒大减;头部微有汗出,不再畏寒,头皮鳞屑减少,皮损变薄。前方去细辛,加乌蛇30克,蜂房15克,七剂。
三诊 瘙痒止,上半身出汗,头部鳞屑大部分消失,背部上肢斑疹亦消退大半,腿部及尾骶部的地图状大片皮损也已分散、缩小、变薄。膝以下发凉发胀。上方去蜂房,加独活20克,鸡血藤30克,鹿角胶15克(烊冲),七剂。
四诊 头皮、胸背部、上肢皮损消退,遗留淡白色素脱失斑,小腿皮损已缩小成孤立的岛状斑片,便稍溏。上方去麻黄,加牛膝15克,当归改成10克,继续服药两周,前后共服药56服,全身皮疹完全消退,指甲亦恢复正常。
中医讲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黑龙江地处北疆,高寒多风,邪盛容易侵袭*, 风寒之邪郁于肌表,邪闭肌腠,卫气被郁,不得透发,开合失司,病在肺卫,这是银屑病病机的关键所在。
此方由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羌活胜湿汤化裁而来。诸药以疏风之药为主,温阳、散寒、 除湿之药辅佐之。疏风之药能散、能透、能宣、能开、能通,即散风寒,透皮肤,宣肺气,开腠理,通表里,使久郁之邪由肌表外驱,营卫调和,气血顺畅,疾病自愈。
-
中药是如何泡制出来的?常见方法来说明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生活中有特别多的材料,都是有一些治病的功效,而且有一些材料都是经过泡制才可以达到入药的效果的,那么中药炮
-
湿疹如何治疗?食疗治疗效果好湿疹可以通过中药食疗进行治疗,能起到比较好的治疗作用,食疗对人体没有副作用,而且还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改善皮肤的抗病
-
晚上总是口渴是什么原因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在平时的时候,晚上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口渴这样的现象的,特别对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们来说也是尤其的重
-
有哪些人不适合足浴?6类人最好不要有很多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足浴才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的,那么哪些人不适合足浴呢?没有的人最好,不要给我们的身
-
落枕了怎么办 中医教你这样缓解生活当中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有的时候也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困扰的,那么你知道吗?如果在平时的时候出现了落枕到底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