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瘖的分型论治
本病初期多为实证,临床辨证多属风寒、风热或痰热犯肺,喉窍壅闭;病久则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临床辨证多属肺肾阴虚、肺脾气虚或血瘀痰凝,喉窍失养。治疗方面,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应注意配合利喉开音法的运用。
风寒袭肺
主证: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喉微痛微痒,咳嗽声重,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检查见喉粘膜微红肿,声门闭合不全。
证侯分析:风寒袭肺,壅遏肺气,肺气不宣,寒邪客结喉窍,致声户开合不利,故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寒主凝闭,寒邪在喉则气血凝滞,故见喉窍粘膜微红肿、声门闭合不全;寒凝气血,脉络不通,故喉微痛不适;风邪袭喉,则喉痒咳嗽;风寒郁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声重;寒邪袭肺,鼻为肺窍,则鼻塞流清涕;风寒外束,卫阳被郁,不得宣泄,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口不渴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治法:疏风散寒,利喉开音。
方药:三拗汤加味。方中以麻黄疏散风寒;杏仁宣降肺气,助麻黄宣肺散寒;甘草利喉止痛,调和诸药。可加半夏、僵蚕、生姜散寒祛痰,石菖蒲利窍开音。
风热犯肺
主证: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喉痛不适,干痒而咳,发热,微恶寒,头痛,舌边微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喉窍粘膜及声带红肿,声门闭合不全。
证侯分析:风热犯肺,壅遏肺气,肺失清肃,热邪壅结喉窍,致声户开合不利,故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喉痛不适,喉窍粘膜及声带红肿;风热壅肺,肺失宣降,故喉干痒而咳;风热外袭,正邪交争,则发热恶寒;风邪上受,故头痛;舌边微红、苔薄白、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证。
治法:疏风清热,利喉开音。
方药:疏风清热汤加味。蝉蜕、木蝴碟。方中以荆芥、防风祛风解表;金银花、连翘、黄芩、赤芍清热消肿;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清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散结解毒,清利咽喉。可加蝉蜕、木蝴蝶疏散风热,利喉开音。若痰粘难出者,可加瓜蒌皮、杏仁,以清化痰热。
痰热壅肺
主证:声音嘶哑,甚则失音,咽喉痛甚,咳嗽痰黄,壮热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检查见喉窍粘膜及室带、声带充血,深红肿胀,声带上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闭合不全。
证侯分析:肺胃积热,复感风热,内外邪热互结,炼津为痰,痰热壅阻喉窍,致声户开合不利,故声音嘶哑,甚则失音;痰热壅阻喉窍脉络,故咽喉痛甚,喉窍粘膜及室带、声带充血肿胀;肺胃热盛,则有壮热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乃里热炽盛之证。
治法:泄热涤痰,利喉开音。
方药:清咽利膈汤加减。方中以大黄、玄明粉通便泻热;栀子、连翘、黄芩、金银花、黄连泻火解毒;桔梗、甘草、牛蒡子、薄荷,玄参清利咽喉;因邪已传里,可去荆芥、防风;服药后大便通畅,可去大黄、玄明粉。临床应用时可加蝉蜕、木蝴蝶以利喉开音。若痰涎多,可加贝母、天竺黄、瓜蒌、竹茹以清化痰热。
肺肾阴虚
主证:声音嘶哑日久,咽喉干涩微痛,喉痒干咳,痰少而粘,时时清嗓,症状以下午明显。可兼有颧红唇赤、头晕耳鸣、虚烦少寐、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检查见喉窍粘膜及室带、声带微红肿,声带边缘肥厚,或喉窍和声带粘膜干燥、变薄,声门闭合不全。
证侯分析:肺肾阴虚,喉失濡养,致声户失健,开合不利,则声嘶日久难愈;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故喉窍粘膜及室带、声带微红肿,咽喉干涩微痛,或喉窍及声带粘膜干燥、变薄;虚火炼痰,故干咳痰粘,需清嗓则舒;颧红唇赤、头晕耳鸣、虚烦少寐、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均属阴虚火旺之证。
治法:滋阴降火,利喉开音。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味。方中以百合、生地黄、熟地黄,滋养肺肾;麦冬、玄参滋阴生津,降火利喉;当归、白芍养血和阴;桔梗、甘草、贝母化痰利喉。可加木蝴蝶、蝉蜕利喉开音。若虚火旺者,加黄柏、知母以降火坚阴;若咽喉干痒、咳嗽、焮热感为主的阴虚肺燥之证,宜甘露饮以生津润燥。
肺脾气虚
主证:声嘶日久,语音低沉,高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上午症状明显。可兼有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等症,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检查见喉粘膜色淡不红,声带肿胀或不肿胀,松驰无力,声门闭合不全。
证侯分析:肺脾气虚,喉窍失养,鼓动声户无力,致声户开合不利,故声带松弛无力、语音低沉、高音费力、不能持久;劳则耗气,故遇劳加重;上午阳气未盛,故气虚则上午症状明显;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面色萎黄、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细弱均为肺脾气虚之证。
治法:补益肺脾,益气开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方中以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之气,养喉宏声;可加诃子收敛肺气、利喉开音,加石菖蒲通窍开音。若声带肿胀,湿重痰多者,可加半夏、茯苓、扁豆去湿除痰,消肿开音。
(六)血瘀痰凝
主证:声嘶日久,讲活费力,喉内异物感或有痰粘着感,常需清嗓,胸闷不舒。舌质暗滞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涩。检查见喉窍粘膜及室带、声带、杓间暗红肥厚,或声带边缘有小结及息肉状组织突起,常有粘液附其上。
证侯分析:邪滞喉窍脉络日久,经气郁滞不畅,气滞血瘀痰凝,结骤喉窍,故声带暗滞,或有小结、息肉;声户开合不利,故声嘶难愈,讲话费力;血瘀痰凝,粘附声带,故喉内有异物感、痰粘着感;胸闷不舒是气滞之征;舌质暗滞、脉细涩为血瘀之候。
治法:活血化痰,利喉开音。
方药:会厌逐瘀汤加减。方中以当归、赤芍、红花、桃仁、生地活血祛瘀;枳壳、柴胡以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桔梗、甘草、玄参宣肺化痰,利喉开音。若痰多者,可加贝母、瓜蒌仁、浮海石以化痰散结。
此外,根据患者之肺肾阴虚或肺脾气虚情况,可分别配合应用百合固金汤或补中益气汤等。
-
中医汤药可对早期的白内障进行调理老年白内障,按照中医的观点,发生的原因是老年肝肾不足,脾气虚衰,致使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晶状体营养障碍而导致白内障。
-
中医教你观脸色识健康 不懂的人快来看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身体当中出现了这么多的危害的话,也是会给我们的心理带来非常多的困扰了,那么你知道吗
-
孩子有鼻窦炎怎么办?局部治疗缓解症状儿童鼻窦炎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用药治疗,也可以采用中医按摩的方式来缓解鼻窦炎的症状,对于急性发病期的话可以考虑药物
-
鼻出血的中医治疗方法鼻出血是日常很常见的现象,其在平时发生鼻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如;外伤、贫血、击伤等等,而在中医上多是由胃热、肺热、肝火不同
-
治疗咽喉肿痛的中医方法在相对春季气候较干燥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时常会发生各种疾病的侵袭,其中就包括很常见的咽喉肿痛表现现象,日常春天气候干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