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科学煎中药方法 中医专家告诉你
现在很多人生病了,如果是慢性的疾病,大多的情况下,会选择用中医来治疗,毕竟副作用方面要少一些,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吃中药了,那么中药该如何来科学煎煮呢?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
煎中药最好加盖
煎中药时要不要加盖? 一般说来,为了使中药煎透,最好是加盖煎。特别是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如薄荷、藿香、紫苏叶、佩兰、钩藤等,更应加盖,并要在短时间内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挥发,降低药效。对于某些贵重药品,如人参,鹿茸,枸杞之类,也一定要盖着用文火缓缓煎煮,以便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有些中草药是使用其全草,有些药物重量轻,体积大,如金钱草、夏枯草、白通草、丝瓜络、包谷须等,则又不宜加盖煎煮。否则往往溢出罐外,反而丧失药效,而应开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以便煎透。所以,煎药是否需要加盖,应根据不同药物分别对待。
煎中药最好用砂锅
宜用砂锅、瓦罐或搪瓷罐,忌用铁锅、铜锅等金属锅。先用冷水浸泡使药物变软,有效成分易于渗透到水中,加水超过药面二横指。浸泡时间,以花、叶、茎为主的药物20分钟左右;以根、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约30分钟;以动物为主的药物可长至60分钟。外感祛邪药物浸泡宜短,而内伤滋补药浸泡宜长。
煎中药药罐一定要洗净
煎煮中药时,药汁因水分蒸发而浓缩,药罐底部及周围常积有一层药汁的干燥物。由于药罐是固定用于煎药的,而煎煮的药物又经常变更,所以不及时将原来积存的药垢擦去,又继续投放新的药物煎煮,药垢就会溶解而互相干扰,降低药效,甚至贻误病情。特别是曾经煎煮过毒性强烈的药或不能入口的外用药,还可能引起中毒。因此,切不可图省事,以致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
煎煮中药必须掌握好火候
中医有“武火”(大火)、“文火”(小火)之分,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一般先大火煮沸,再改小火,以免药汁溢出及过快熬干。对质地轻、具有升散、易挥发的药,如花、茎、叶等,大火煎,沸后改小火煮10分钟即可。对质重、具有沉降、滋补类药,如根、块、矿物质等,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煎约5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药液之中。某些中药只有经过小火慢煎才能降低或解除其毒性,如乌头、狠毒等。而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要用大火快煎,否则,会使有效成分损失过多,或改变其药性。另外,具体处方中还会见到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泡服、冲服等,这些特殊要求在前面已经有所交待。
煎中药时并非越浓越好
煎中药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如果中药成分已经均衡地溶解释放到药液中后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析出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一般而言,中药的煎出量应保持在400~500毫升之间。
煎好的中药保存一般不超过三天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中药该如何来科学煎煮呢?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的清楚了,中药是我们很多人都会需要吃到的,所以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我们是一定要学会的,这样才能让药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值。
-
便秘危害大 要学会缓解方法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身体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的,尤其是对于便秘大家也是非常的熟悉的,那么便秘在发生的时候真的是非常
-
早起发现4个异常 小心是肝癌来袭其实我们都知道肝癌真的是特别可怕的一种疾病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肝癌在发生的时候应该也是有一些症状表现的,那么有一些症状
-
无法戒烟的你 3个时间点最好不要吸烟我们都知道吸烟真的是非常影响身体健康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安的时候也是有着非常多的讲究的,那么一定要多注意在三个时间段
-
癌症太可怕 做好6件事情来预防很多人都知道癌症这样的疾病也是非常可怕,非常的危险的,而且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中一定要坚持去做好这6件事情,可以更好的
-
为什么会头痛 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头痛头晕的,那么出现头痛的时候真的是特别烦恼的,肯定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的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