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有很多疾病在处理一些疾病的时候是很重要的,在这些上面大家更是要做好了解,尤其是很多毛病的出现人们也会选择中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做好了这些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健康,那么,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以下就是简单的解答。

黄药子的简介

【通用名称】黄药子

【异名】黄药(《日华子本草》),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

①《开宝本草》:"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

②《纲目》:"凉血,降火,消虞,解毒。"

③《江苏植药志》:"治腰酸痛。"

黄药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黄药子的禁忌注意

《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服,痈疽发时不焮肿、不渴、色淡、脾胃作泄者,此为阴症,当以内补为急,解毒次之,药子之类宜少服,止可外敷。"

黄药子的选方

①治吐血不止:黄药子(万州者)一两,捣碎,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热服。(《圣济总录》黄药汤)

②治吐血:真蒲黄,黄药子等分。用生麻油调,以舌舐之。(《百一选方》)

③治鼻衄不止:黄药子一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阿胶汤调下。良久,以新汲水调生面一匙投之。(《圣济总录》黄药散)

④治疮:黄药子四两,为末,以冷水调敷疮上,干而旋敷之。(《简要济众方》)

⑤治天泡水疮:黄药子末搽之。(《濒湖集简方》)

黄独(《唐本草》),又名:土卵(《唐本草》),金线吊虾嫫、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薯、黄虾蟆、毛卵陀、铁秤陀、黄金山药、金丝吊蛋、薯瓜乳藤、黄座勒、土芋、板薯、淮山薯、苦茅薯、草蔸薯、土首乌、草蔸苕、雷公薯。 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块茎单生,球形或圆锥形,直径3~10厘米,外皮暗黑色,密生须根。茎圆柱形,长可达数米,绿色或紫色,光滑无毛;叶腋内有紫棕色的球形或卵形的珠芽。叶互生;叶片广心状卵形,长7~22厘米,宽7~8厘米,先端尾状,基部宽心形,全缘,基出脉7~9条;叶柄扭曲,与叶等长成稍短。花单性,雌雄异株;小花多数,黄白色,呈穗状花序,腋生;花基部均有苞片2,卵形,先端锐尖;雄花花被6片,披针形,雄蕊6,花丝很短;雌花花被6片,披针形,先端钝尖,子房下位,3室,花柱3裂。蒴果下垂,长椭圆形,有3个膜质的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专家提示:上面所讲的也就是一些中药的成分和作用,大家对这些更是要做好了解,同时专家更希望人们能够多了解一些中药药材的作用,在全面的了解这些后更要选择对自己有好处的中药方法来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保证好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