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究竟是怎样的

生姜究竟是怎样的

生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养生食材,除了能调味、温中,还有着极好的杀菌、消炎、解暑、解毒效果。大家在生活中每天都会食用到。但是,大家知道生姜究竟是怎样的吗?下面就由寻医问药网为大家介绍生姜究竟是怎样的

生姜究竟是怎样的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的新鲜根茎,高40~100cm。品种有:青州竹根姜、山农一号生姜、青州小黄姜。

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叶子列,披钍形至条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平滑无毛,有抱茎的叶鞘;无柄。

花茎直立,被以覆瓦状疏离的鳞片;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形,淡绿色;花稠密,长约2.5厘米,先端锐尖;萼短筒状;花冠3裂,裂片披针形,黄色,唇瓣较短,长圆状倒卵形,呈淡紫色,有黄白色斑点,下部两面三刀侧各有小裂片;雄蕊1枚,挺出,子房下位;花柱丝状,淡紫色,柱头放射状。蒴果长圆形胀约2.5厘米,花期6-8月。

生长习性

姜原产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较弱,植株只能无霜期生长,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受霜冻根茎就完全失去发芽能力。

广西主产区大部分县的年平均温度为18-19℃,7月平均气温为25.3℃,极端高温为39℃;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0.2℃,极端低温为-4℃;全年无霜期330天以上。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忌连作。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为宜。

显微特征

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柱层为多列扁平木柱细胞。皮层散列多数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中柱占根茎的大部分,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近中往鞘处维管束形小,排列较紧密,木质部内侧或周围有非木化的纤维束。该品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现在跟着寻医问药中医频道了解了生姜究竟是怎样的,大家在生活中会常用到生姜的。李时珍说,俗话说:“上床萝卜,下床姜”,说的就是姜能开胃,萝卜能消食。姜味辣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吃熟吃,或同醋、酱、糟、盐、蜜煎后调和,无所不宜。既可作蔬菜、调料,又可入药作果脯,用途极为广泛。只要是早上外出或者走山路,都宜含一块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