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小儿高热的诊断及危害

专家介绍 小儿高热的诊断及危害

我们都知道发烧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情况,发烧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发育。发烧也有不同的类型,最严重的一种要数小儿高热,那么怎么诊断小儿的高热呢?小儿高热症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寻医问药的儿科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高热的危害!

小儿高热症

诊断小儿高热的方法:

小儿发烧是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

遇到小儿高热时,首先要判断病情轻重。发热的高低、长短与病情轻重一定成正比。当病儿高热聚起,精神状态良好,哭声响亮,常属于轻症,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疱疹性咽喉炎。

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

高热伴寒战,常见于泌尿道感染、败血症、疟疾;高热伴多汗时,败血症出汗无定期,结核病常在夜间盗汗,疟疾则于退热时出汗。如病儿长期高热,形容憔悴,口干唇裂,病情复杂,如败血症、伤寒等。

小儿高热可能并发以下病症:

(1)脱水: 夏天孩子通过呼吸与皮肤散发水分比其它季节为多,若遇发热就更多,体温每升高1℃,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 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身就可引起发热),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家长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2)高热抽筋:专家表示,一般说6个月以内或6岁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因高热而引起抽筋,在1~6岁的孩子中也只有2~5%会发生这种抽筋。专家还指出,小 儿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

小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高热症的情况,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小儿高热症的危害,宝宝出现发烧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及时的采取降温措施,当然也不能盲目的使用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