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保持宝宝的牙齿健康

家长如何保持宝宝的牙齿健康

小孩子的牙齿很重要,很多的孩子在长乳牙的时候就开始蛀牙,那么这些习惯是和饮食和日常的牙齿保健有很多的关系的,那么家长如何保持孩子的牙齿健康呢?下面就是一些原则,希望大家可以学习一下。

1、保持口腔清洁

每次进食后及临睡前,都应喝些白开水以起到清洁口腔、保护乳牙的作用。

2、限制宝宝吃过多甜食

甜食中的糖会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使口腔酸度迅速增加,这种酸可以溶解牙齿表面的钙和磷,从而形成龋齿。

3、及时添加辅食

使宝宝摄取足够营养,以保证牙齿的正常结构、形态及提高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

4、避免宝宝含着奶头睡觉

宝宝入睡后,唾液分泌和吞咽动作大大减少,留在口腔里的奶汁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充分的养料,这很容易使宝宝产生龋齿。

5、锻炼宝宝牙质的坚固性

可以适当给宝宝吃些磨牙的食物,如一些干硬或含纤维较高的蔬菜、水果、饼干等,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肌,促进牙齿与颌骨的发育,并能帮助宝宝收住口水,解决牙龈的出牙发痒问题。

6、给宝宝补钙

为了更好地保持宝宝的牙齿健康,家长可以适量地为宝宝补充钙。而钙质的补充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宝宝在牙齿发育期的钙化,还能增强宝宝牙齿的坚硬度,让宝宝的牙齿能健康地发育。比如,家长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骨头汤、牛奶、鸡蛋、豆类、新鲜蔬菜等,以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牙齿钙化。

宝宝的牙齿与营养

很多宝宝6个月就开始长牙了。牙齿是“脏腑之门”,宝宝消化食物、学习说话都跟它有直接的关系。

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物质的摄入有着密切关系,而且这段时间正是宝宝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时期,如果营养跟不上,会对牙齿的大小、形状、颜色、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牙齿不好,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碍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宝宝的容貌。

牙齿的发育究竟与哪些营养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呢?下面这些物质不可忽视。

(1)维生素A。维生素A能维持全身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当维生素A缺乏时,上皮细胞就会过度角化,导致小宝宝出牙延迟,牙齿的颜色变成白垩色。

(2)维生素C。维生素C与牙质、牙龈和牙槽骨基质的形成有关,并可影响牙齿的钙化。缺乏维生素C会使牙齿发育不良,牙骨萎缩,牙龈容易水肿出血。

(3)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使钙、磷在牙胚上沉积钙化,如果缺乏维生素D,宝宝出牙就会延迟,牙齿小且牙间距稀。

(4)矿物质钙和磷。牙齿需要的钙和磷很多,它们是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缺少它们,宝宝的乳牙就会长不大,坚硬度差,容易折断。

(5)矿物质氟。氟具有耐酸作用,适量的氟可以增加乳牙的坚硬度,使牙齿不受腐蚀,不易发生龋齿。

需要注意的是,氟的摄取并不是多多益善,氟过多又可使牙釉质变黄变脆,损害牙齿的健康。

(6)蛋白质。如果宝宝出牙期间蛋白质摄入不足,会使牙齿萌出晚、牙齿排列不齐,而且容易导致龋齿。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营养素对牙齿的发育以及维持牙龈组织起重要作用,如脂肪、糖类及B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