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常见疾病 且看中医的独特疗法

治疗小儿常见疾病 且看中医的独特疗法

感冒,发烧,咳嗽都是宝宝常见的疾病,中医对于儿科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方法,那么对于小儿常见的疾病,中医是如何治疗的呢?下面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1、首先是发烧的问题

发烧是机体感受外邪之后,正邪对抗过程中的一种表现。*的气机是循环无息的,当外邪进入*后,阻滞了气机的正常运行,郁积而化热,化热的同时,机体努力将外邪排出体外。

能发烧是好事,说明体内气血充足,有抗病能力,如果感受邪气之后,气机运行受阻,郁积而不发热,说明正气亏虚,无力抗邪。发烧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烧太过,伤及*阴液,最终导致津液亏虚,筋失濡养,出现抽搐、惊厥。

发烧的时候,适当的补充水分,可以防止伤津过度;另外物理降温,也可以控制发烧,不至于烧得太过,所以针对发烧,采用物理降温,只是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并不是针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手段,将体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让机体在抵抗外邪的同时,自身不受到损害。

面对孩子的发热,家长不用过于紧张。一般的低热,可以考让孩子多休息,适当饮温水,同时当孩子出汗时,及时将汗擦干,以避免孩子进一步受凉。但是应该注意一点,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如果体温过高,可能导致高热惊厥,而多次高热惊厥后,可能影响小孩子的脑细胞发育,会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所以一般建议38.5度以下的发热,可以观察,超过38.5度,可以适当使用退热药物。当然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能发热的处理应该更及时。退热药物使用后,一般4-6小时之内不建议重复使用,以免作用叠加,而出现孩子大汗,甚至脱水休克。

也许有些家长可能不愿意接受退热药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退热的方式随处可见。前面故事中讲的吮痧法,吸吮患儿的大椎穴来退烧,婴儿会认为母亲在和他做游戏,在亲吻他,不会害怕,这对于几个月的小儿非常管用。

对于伤风感冒等表证,通过捂汗来治疗,是可以的。但发烧的病因很多,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采取捂汗来解决问题。比如小孩子因为停食导致的食积发热,就不适合采用捂汗的办法,需要用消法和泻法,消除体内的食积,才能是彻底的治疗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