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小儿常见的肚脐病

专家介绍:小儿常见的肚脐病

脐带是胎儿获取营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出生之后,宝宝的脐带也需要精心的呵护,否则会造成病菌感染,威胁小儿的健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肚脐病。

1 脐出水

脱脐后凹窝总是湿乎乎的,不一定是病状,可用消毒的棉签蘸温开水或酒精将肚脐洗净再擦干,涂点紫药水或撒些脐带粉,盖上纱布即可。如有污染就要换新的,无事也不要随便打开看。

2 脐炎

是新生儿常见的脐病,系脱脐后感染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引起。脐部和脐周围皮肤发红肿胀,有时还流出脓性分泌物。抵抗力强的小儿除脐部异常外,体温及食欲均正常,如能及时治疗,很快会好。通常在脐部用3%过氧化氢洗涤后,涂1%龙胆紫。有全身症状时立即就医。

3 脐出血

新生儿断脐时脐带扎得不紧或因全身某种疾病,均可引起脐出血。轻则血会一点点从肚脐渗出;重则可以湿透脐包向外渗。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脐带尚未脱落的话,只要把脐带重新扎紧,就可以止住血。如果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脐出血,应请医生治疗,及时把血止住。

4 脐疝(凸肚脐)

像个小气球,大小不等,属于先天性的毛病,小儿啼哭、咳嗽、大便等用力时,肠子从脐孔出来,在肚脐处形成半球形,或形成包块。当小儿安静平卧时,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下,肠子就缩回去,肚脐也就瘪了。常采用胶布封脐法和绷带包扎法处理,一般拇指大小的脐疝,小儿1~2岁内能自然长好,再大一些的脐疝,到3~4岁也能自然长好,家长不必过于焦急,不需手术治疗。只有当肠子不能缩回去,肚脐包块胀得发硬时,才需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