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 勿入八大雷池

治疗糖尿病 勿入八大雷池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属于一种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发的病症,糖尿病会诱发很多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糖尿病要积极的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糖尿病时要注意的八大禁忌。

199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1)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且符合以下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 2小时血糖≥11.1mmol/L。(2)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只要重复两次血糖化验结果均达到以上标准,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一忌:一曝十寒,跌宕起伏

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空腹、餐后血糖的情况要清清楚楚,所以定期测血糖对他们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不少患者平时不定期监测,服药又随意加量或减量,导致血糖忽高忽低。长期如此,身体总处于应激状态,胰岛β细胞功能必然受损,并发症来得更早,危害更大。患者要学会监控血糖,避免血糖跌宕起伏,同时要把糖尿病治疗融入生活中,并养成“有度”饮食、运动和用药的习惯。

二忌:两败俱伤,人财两空

临床上糖尿病治疗有四大误区:(1)过度治疗:血糖降了,胰岛功能没了———大剂量促敏药物刺激,导致β细胞功能受损;(2)不及时治疗:药用了但血糖未达标———瞎折腾;(3)偏颇治疗:血糖降了,肝肾功能损害了———用药时没注意药物的副作用;(4)迷信:广告、偏方和秘方———疗效危害两不知。

专家提醒,糖尿病用药不当,容易导致患者血糖和胰岛功能都不获益。

三忌: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频繁更替医院,频繁更换医生,不停更换药物,这对病情的控制没有任何好处。目前对于糖尿病没有能根治的奇药,每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疗效和局限性,对于糖尿病,医生和病人必须互动和默契才能达到理想治疗状态。例如,目前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消渴丸,若能根据血糖水平灵活调节用量,可逐渐达到血糖控制平稳,但患者不能随意换药或停药,应遵从医生的指导,否则可能引起血糖出现波动。

四忌: 四体不勤,事倍功半

有部分患者特别信赖药物治疗而忽略运动的治疗效果,但实际上,糖尿病运动疗法却是最简单且事半功倍的方法。研究表明,餐后运动,可以降低血糖2-5毫摩尔/升。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同时还能强身健体、防治骨质疏松、延缓衰老等。患者应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最好咨询医生,制定个体的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