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治疗消化性溃疡

中医辩证治疗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属于消化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中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疗效,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治疗消化溃疡的常识。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胃脘部疼痛,中医归之于“胃脘痛”、“痞满”、“反胃”、“嘈杂”范畴。 病机演变较为复杂,常涉及多个脏腑。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是发生胃痛胃炎胃溃疡的主要病机,常与肝脾等脏腑有关。溃疡初期,病变脏腑单一,久则相互影响,由实转虚,虚实错杂,迁延不愈。临床上外邪、食停、气滞、热郁、血瘀、湿阻等多属实证;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多为虚证,且各证型之间,可合并出现、相互转化;如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或由寒化热,寒热错杂;可因气滞而血虚;或由瘀血阻遏气机而气滞。

中医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并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正虚者以扶正当先,虚实夹杂者又应邪正兼顾。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在辩证治疗时,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和运用“通法”。散寒、消食、理气、泄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治法,均可起“通”的作用。在审因论治的同时,适当配合辛香理气的中药,共奏“通则不痛”的功效。

中医分型治疗

1. 肝气犯胃型——治拟疏肝理气和胃,常用方为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

2. 脾胃虚寒型——治拟温阳益气建中,常用方为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3. 阴虚胃热型——治拟养阴益胃为主,常用方为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

4. 肝胆不和型——治拟调和肝胆,常用方为左金丸、半夏泻心汤等。

5. 淤血阻滞型——治拟活血化瘀,常用方为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等。

6. 胃阴亏虚型——治拟滋养胃阴法,常用方为养胃汤、六味地黄汤等。

7. 胃酸过多型——治拟收敛制酸法,常用方为乌贝散等。

以上为消化溃疡患者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消化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患了溃疡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导致胃穿孔,严重者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