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也分型 辨证饮食辅助治疗

骨质疏松也分型 辨证饮食辅助治疗

钙质流失,骨密度下降,老年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而且很多的年轻朋友也出现了骨质疏松的症状,那么我们该如何阻止骨质疏松症的恶化呢?专家介绍,通过饮食调理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的过程。那么如何饮食呢?接着往下看吧!

补充营养 学会烹调

补充钙质。每日喝250毫升牛奶,能补充约250毫克钙。此外还应多吃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谷类、豆制品、虾皮等。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剂。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D。充足的蛋白质摄人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被机体利用。可多进食奶类、核桃、鸡蛋白等。新鲜蔬果富含的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鸡蛋、动物肝脏中含有的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有效利用。

注意烹调方法。菠菜、苋菜等蔬菜,含有较多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将这些菜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分再烹调,可减少部分草酸。可先将大米加适量水浸泡后再洗,在面粉、玉米粉中加入发酵剂并延长发酵时间,均能增强植酸盐的水解,使游离钙增加。

少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含有的磷酸成分较多,过量饮用易打破体内钙磷的比例平衡,导致骨质疏松。

中医辨证,为食疗打下基础

从中医学的角度说,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人到中老年,肾气逐渐亏虚,精气不足,导致骨髓空虚,无以滋养骨骼,从而形成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可分以下几种证型:

肝肾阴虚型:患者腰膝酸软,足跟疼痛,视物昏花,爪甲枯脆,眩晕耳鸣,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虚烦不寐,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调护原则应滋阴清热,补养肝肾。饮食应高营养,多进食滋补肝肾之品,如甲鱼、牛奶、鸡蛋、芝麻、银耳等,忌食辛辣之品。

脾肾阳虚型:患者腰膝酸软冷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小便清长,乏力自汗,舌体胖或边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治疗当温补脾肾,强壮筋骨。

肾气不固型:患者腰膝酸软,神疲,小便频数而清,尿后余沥,或小便失禁,或遗尿,或夜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治疗当固肾气。

气血亏虚型:患者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头晕肢麻,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嫩,脉细弱。治疗当补益气血。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科学饮食强健骨骼的方法,大家不妨来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