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鸿康健咨询中心 (湖北不孕不育医院,湖北不孕不育医院哪家好)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试管婴儿过程中,胚胎质量检测是怎么进行的?

试管婴儿过程中,胚胎质量检测是怎么进行的?

时间:2025-06-16 15:25 作者:湖北鸿康健咨询中心

  一、胚胎发育动态评估:形态学评分体系

  1. 卵裂期胚胎评估(第 2-3 天)

  细胞数与分裂同步性:优质胚胎在 Day3 应达 8-10 细胞,细胞大小均匀,每日分裂 1 次。若出现 5 细胞(发育迟缓)或 12 细胞(分裂过快),着床率下降 30%。

  碎片率分级:碎片是细胞凋亡的产物,按体积占比分为:

  0 级(无碎片):着床率 60%-70%

  1 级(<10%):着床率 50%-60%

  2 级(10%-25%):着床率 30%-40%

  3 级(>25%):通常放弃移植

  多核现象:单个细胞出现 2 个以上细胞核,提示染色体分离异常,约 80% 此类胚胎存在非整倍体。

  2. 囊胚期评估(第 5-7 天)

  采用 Gardner 评分系统,分 3 个维度:

  扩张程度:1 级(早期囊胚)至 6 级(孵化囊胚),6 级囊胚着床率比 1 级高 20%。

  内细胞团(ICM):A 级(细胞多、紧密)、B 级(细胞少、松散)、C 级(细胞极少),A 级 ICM 的胎儿活产率达 65%。

  滋养层细胞(TE):A 级(细胞多、结构致密)、B 级(细胞少、排列松散)、C 级(细胞稀疏),TE 质量影响胎盘发育。

  示例:4AA 囊胚指扩张程度 4 级、ICM 和 TE 均为 A 级,着床率超 60%。

  二、代谢组学检测:非侵入性胚胎活力分析

  1. 培养基代谢物检测

  乳酸 / 丙酮酸比值:优质胚胎的乳酸生成少,丙酮酸消耗多,比值<2.5 时着床率比>3.0 高 40%。通过质谱分析培养基中代谢物浓度,可预测胚胎发育潜能。

  氨基酸消耗模式:胚胎发育需消耗特定氨基酸(如亮氨酸、精氨酸),若培养基中这些氨基酸浓度下降幅度不足,提示胚胎活力低下,着床率降低 50%。

  2. 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

  胚胎代谢会释放丙酮、乙醇等气体,通过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MS)分析培养箱气体,优质胚胎的 VOCs 谱图中丙酮含量比劣质胚胎低 30%,该技术无创且检测时间<1 小时。

  三、基因层面检测:PGT 技术的精准筛选

  1. 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分析

  PGT-A(非整倍体筛查):针对 23 对染色体的拷贝数变异(CNV),采用 NGS 或微阵列技术。35 岁以上患者胚胎非整倍体率达 60%,经 PGT-A 筛选后着床率从 25% 提升至 50%。

  PGT-SR(结构重排检测):适用于染色体易位、倒位携带者,通过断点连锁分析识别平衡胚胎。如罗氏易位携带者经 PGT-SR 后,妊娠率从自然妊娠的 15% 提升至 45%。

  2. 单基因病检测(PGT-M)

  针对已知致病基因(如囊性纤维化 CFTR 基因),通过单细胞 PCR 或芯片杂交技术,在胚胎植入前排除致病等位基因。检测准确率达 99%,可阻断数百种单基因遗传病。

  四、新兴技术:从二维观察到三维动态追踪

  1. 时差成像系统(Time-Lapse)

  动态参数分析:记录胚胎发育的关键时间点:

  首分裂时间(t2):正常为 24-28 小时,过早(<20h)或过晚(>30h)着床率下降 40%。

  桑椹胚形成时间(t8):70-74 小时,与囊胚形成率正相关(r=0.72)。

  自动评分系统:如 EmbryoScope + 的 AI 算法,结合 11 项动态参数,预测着床率的准确率达 82%,比传统形态学评分高 15%。

  2.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分析囊胚内细胞团的基因表达谱,筛选高表达 NANOG(干细胞标记)和低表达 CDX2(滋养层标记)的胚胎,其着床率比普通囊胚高 30%。2024 年研究显示,该技术可识别传统检测无法发现的基因表达异常,使活产率提升 12%。

  五、临床应用策略与争议

  1. 检测时机的选择

  卵裂球活检(Day3):操作简单,但可能损伤细胞,导致 5%-10% 的胚胎发育停滞。适用于需紧急检测的单基因病。

  囊胚滋养层活检(Day5-6):仅取 5-10 个 TE 细胞,对胚胎影响小,PGT-A 准确率比 Day3 高 15%,目前主流生殖中心 80% 采用该方式。

  2. 嵌合型胚胎的处理

  低比例嵌合(<20%):如 20% 细胞为三体,80% 为正常,可尝试移植,临床妊娠率约 30%,但需孕期加强羊水穿刺。

  高比例嵌合(>50%):着床率<10%,且 60% 会流产,通常建议放弃。

  3. 伦理与技术局限

  基因检测无法完全预测胎儿健康,如微缺失综合征(DiGeorge 综合征)可能因检测分辨率不足漏诊。

  过度依赖 PGT 可能导致可移植胚胎减少,尤其对高龄患者,需平衡筛选严格度与胚胎数量。

  六、质量控制与实验室标准

  1. 关键指标监控

  实验室温度:需维持 37℃±0.1℃,温度波动>0.5℃会使胚胎发育异常率增加 25%。

  气体浓度:CO2 维持 5.0%-5.5%,O2 浓度根据患者年龄调整(年轻患者 20%,高龄患者 5% 低氧培养,可提升囊胚形成率 18%)。

  2. 操作人员资质

  活检医师需经过 100 例以上实操培训,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优质中心的活检后胚胎存活率应>95%,误诊率<1%。

  总结,胚胎质量检测已从单纯形态学观察发展为融合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的多维度评估体系。时差成像与单细胞测序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着床率预测更精准,但需注意检测技术的局限性与个体化差异。对于反复种植失败或高龄患者,建议结合 PGT-A 与时差成像进行综合筛选,而普通患者可优先采用形态学评分联合基础代谢检测,在保证成功率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未来,随着 AI 算法与多组学数据的整合,胚胎质量检测将向 “精准预测胎儿健康” 的方向进一步突破。

湖北鸿康健咨询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