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北京皮肤病医院,北京皮肤性病科医院,北京皮肤病专业医院)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北京荨麻疹中医治疗办法

北京荨麻疹中医治疗办法

时间:2025-08-11 11:50 作者: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北京荨麻疹中医治疗办法,荨麻疹在中医领域被称为“瘾疹”,其发病与风邪侵袭、气血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密切相关。北京地区治疗荨麻疹的中医方法注重整体调理与个体化治疗,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拔罐、穴位贴敷及饮食调理等综合手段,实现标本兼治。以下从核心治疗策略与日常管理要点两方面展开说明。

  一、中医辨证分型与核心治疗策略

  风热犯表型

  表现为风团色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可伴发热、咽痛。治疗以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为主,常用方剂为消风散加减,含荆芥、防风、蝉蜕等疏风解表成分,配合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急性期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2周观察疗效。若伴咽喉肿痛,可加金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风寒束表型

  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缓,伴恶寒、口不渴。治疗需温散寒邪、调和营卫,方剂选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含麻黄、桂枝发汗解表,芍药、甘草调和营卫。慢性患者可配合玉屏风散固表止汗,减少复发。治疗期间需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冷饮、西瓜等。

  血虚风燥型

  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表现为风团反复发作、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口干、舌质淡。治疗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常用当归饮子加减,含当归、白芍、生地黄养血活血,荆芥、防风祛风解表。可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血海、三阴交等穴位,采用补法针刺,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脾胃湿热型

  风团发作时伴脘腹疼痛、食欲不振、舌苔厚腻。治疗需健脾化湿、清热散风,方剂选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含苍术、厚朴燥湿健脾,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患者应减少油腻、甜食摄入,如油炸食品、蛋糕等,适当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

  二、中医特色疗法与日常管理

  针灸疗法

  主穴选取曲池、血海、三阴交,风热型加合谷清热,风寒型加灸大椎温阳。急性期每日1次,慢性期隔日1次,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孕妇及皮肤破损者禁用,晕针者需提前告知医师。

  拔罐与走罐

  在背部膀胱经走罐或定罐,重点作用于肺俞、膈俞等穴位,通过负压刺激促进局部气血运行,适用于风邪外袭型荨麻疹。每周2—3次,留罐5—10分钟,皮肤敏感者缩短留罐时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禁用。治疗后需注意保暖,4小时内避免沐浴。

  穴位贴敷

  将防风、白鲜皮等药物研末,用姜汁调敷于神阙穴或大椎穴,每日1次,每次4—6小时。适用于儿童及畏针患者,贴敷后出现皮肤灼痛需立即取下,过敏体质者慎用。

  饮食调理

  风热型患者可饮薄荷绿豆汤清热解暑,血虚型推荐红枣枸杞粥养血安神。避免食用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以及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慢性患者可练习八段锦调节气血,记录发作诱因如食物、环境等,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总结

  北京荨麻疹中医治疗办法,中医治疗荨麻疹强调“辨证施治、内外兼修”,通过中药内服调理脏腑功能,结合针灸、拔罐等外治疗法疏通经络气血,同时注重饮食禁忌与生活作息调整。患者需避免盲目自行用药,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需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配合情志调节以提高疗效,多数患者可实现症状缓解或长期稳定。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