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北京皮肤病医院,北京皮肤性病科医院,北京皮肤病专业医院)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北京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

北京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2025-08-11 11:48 作者: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北京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荨麻疹在中医领域被称为“瘾疹”,其发病多与风邪侵袭、气血失调、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耐等因素相关。中医治疗荨麻疹强调辨证施治,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拔罐、穴位贴敷、中药外洗等综合手段,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改善体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以下从辨证分型、治疗手段及日常调理三方面展开介绍。

  一、辨证分型与中药内服

  中医将荨麻疹分为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血虚风燥、脾胃湿热、肠胃湿热等证型,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方剂:

  风寒束表型: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缓,伴恶寒怕冷、口不渴。治疗以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为主,常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含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等。若阳虚体质明显,可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

  风热犯表型:风团色鲜红,灼热剧痒,遇热或日光照射后加重,伴发热、咽痛。治疗以疏风清热、凉血止痒为主,常用消风散加减,含荆芥、防风、蝉蜕、生石膏、知母等。若伴咽喉肿痛,可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血虚风燥型:多见于慢性患者,风团反复发作,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口干、舌质淡。治疗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常用当归饮子加减,含当归、白芍、生地黄、川芎等。若伴失眠多梦,可加酸枣仁、夜交藤安神。

  脾胃湿热型:风团发作时伴脘腹疼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或便秘。治疗以健脾化湿、清热止痒为主,常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含苍术、厚朴、茯苓、泽泻等。若伴口苦口臭,可加黄连、黄芩清热燥湿。

  肠胃湿热型: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伴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治疗以解表通里、清热利湿为主,常用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加减,含防风、川芎、大黄、茵陈等。

  二、中医外治法

  针灸治疗:选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主穴,风寒证加灸大椎穴温阳散寒,风热证点刺少商穴放血清热,血虚证用补法针刺足三里健脾养血。急性期每日1次,慢性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拔罐疗法:在背部膀胱经走罐或定罐,重点作用于肺俞、膈俞等穴位,通过负压刺激促进气血运行,适用于风邪外袭型荨麻疹。留罐5-10分钟,每周2-3次,皮肤敏感者缩短留罐时间。

  穴位贴敷:将防风、白鲜皮等药物研末,用姜汁调敷于神阙穴或大椎穴,每日1次,每次4-6小时,适用于儿童及畏针患者。贴敷后出现皮肤灼痛需立即取下,过敏体质者慎用。

  中药外洗:用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煎汤外洗患处,急性期用凉药液湿敷,慢性期适宜温洗。皮肤糜烂渗液时禁用,外洗后涂抹青鹏软膏等保湿剂。

  三、日常调理与预防

  饮食调理:忌食海鲜、牛羊肉、辛辣发物,风热型可饮薄荷绿豆汤清热,血虚型推荐红枣枸杞粥养血,脾胃湿热型可食用薏苡仁、赤小豆利湿。

  生活起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注意记录风团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情志调节:慢性荨麻疹患者需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调节气血。

  总结:北京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荨麻疹通过辨证分型精准施治,结合中药内服、针灸、拔罐等外治法,并注重饮食调理与生活起居的配合,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方剂或停药。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患者需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配合情志调节与体质改善,方能实现长期缓解。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