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进补有禁忌 知道才能更养生
秋季的气温会出现骤降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感觉自己的手脚不容易暖和,所以,进补的事情也会被很多朋友们提上日程。不过,对于补身,一直很多朋友都有一些误区存在,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给大家要提个醒。
民间素有“秋补”的习俗,可“秋补”真的是顿顿牛羊肉,或是吃上些鹿茸、人参等补品,便是补对了吗?
秋补必须吃肉?
吃百合银耳“清补”才对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是有必要的,不过进补还应对应身体情况,乱补反倒容易让人更虚弱。一提到进补,人们往往会想到动物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等,的确,这些“红肉”不仅营养价值较高,且味美可口,但秋季进补讲究的是滋阴润燥,所以,吃肉类进补很有些“反其道行之”的意思,非但没有养阴,倒是助长了阳气,使秋燥更甚。因此,秋季进补应该多食用百合、莲子、银耳、山药等食物,这样才能达到秋季进补的真正效果。
人人都需秋补?
有四种“虚证”才需进补
在进补的诸多原则中,还有一条也非常重要,便是“虚则补之”。中医认为,不是虚证不可进补。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针对症状进补才能让身体受益。
那么,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虚?如果是,又是哪种虚呢?一般来说,气虚主要为神疲乏力、气短、倦怠等乏力症群,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体力不济。对于气虚人群,它的代表补品为人参,包括西洋参、野山参、红参等。经常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失眠、多梦、月经过少的人,可能处于血虚状态,此类人群的代表补品是当归、龙眼肉等。阳虚是指面色发白、怕冷、四肢发凉、夜尿频繁、喜欢热饮或热的食物等人群,代表补品为鹿茸、肉桂、附子、冬虫夏草、紫河车等。最后一类虚证人群是阴虚,大多表现为五心烦热、颧红面赤、口干舌燥、潮热盗汗、性情烦躁等,多吃些银耳、熟地黄、鳖甲、麦冬、沙参、黑芝麻等,有助此类虚证。总之,正确进补最好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到有的放矢。
药补肯定没错?
名贵补品吃多过犹不及
关于秋季进补,还有什么是必须注意的呢?有些人进补时重药物轻食物,认为多吃补药可以做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种观念也是不科学的。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日常进补还应以食物为主,比如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所以,应把日常常见的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当作补品经常食用,若不是必须的话,平常可离鹿茸、人参等名贵中药远一些。
-
秋季怎么正确吃萝卜 萝卜的功效在秋天这个季节里面,可能大家都特别喜欢吃萝卜,而且萝卜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在秋天这个季节
-
秋季干燥 饮食要注意这几点秋天的天气也是比较干燥的,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几个要点,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
-
秋后养胃不可缺少的饮食护理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养胃即清养胃阴,治疗胃燥津伤、胃阴不足的方法。症见胃部灼痛或
-
女人秋天必吃6大排毒祛火食物入秋,很多人易上火,火大时会出现口疮、大便涩滞等症状。不及时祛火,体内的毒素就会残留过多,引起多种疾病。下面来看看六种适
-
秋天吃南瓜既护心又助眠俗话说,“秋天到,南瓜俏”,眼下正是南瓜上市的季节。除了能给我们带来味觉上的享受外,南瓜还具有多种保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