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血要养好 中药材进补疗效好
对于秋天的的养生,我国一直有贴秋膘的传统,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很多朋友都存在着一些养生的误区,把吃大鱼大肉当成了贴秋膘的主要方法,其实,这样的补身并不科学,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秋季的养生可以把重点放在补血上。
秋季实际上,没有人真的需要“膘”,而是需要充足的气血。中医理论讲:“秋冬养阴”、“守得一分血,就留住一分青春”。中医师提醒,秋季要把气血养好,气血足了,循环好,代谢好,整个身体的状况就会好——肌肉紧实,皮肤红润,眼睛水亮,精气神足,连头发都会乌黑浓密。
眼睛总觉得干涩——熟地。白领一直都是“最费眼”的人群。眼睛干的时候,总想点眼药水缓解,而点多了眼药水,眼睛反倒越来越容易干。实际上,眼睛干涩也与气血不足有关。熟地甘温质润,可补阴生血,配上枸杞子,能养血明目,每天喝一杯,还能改善整体的疲劳感。
一到晚上背就痒——生地黄。秋天皮肤容易干痒,而且睡得越晚这一问题就越明显。其实,这不仅是气候原因。如果气血不足,血液循环会变得迟缓,当血液无法把营养传达到皮肤时,就会出现瘙痒。清热养血的生地黄,在这时用格外有效。李时珍赞美生地黄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的女性进补佳品。生地黄还能活血调经,配伍上芍药、当归,可以成为润肤调经的方剂。
手脚冰凉面色白——熟地黄。入秋转凉,很多女性有手脚冰凉、月经不畅、小腹隐隐寒凉、面色苍白等问题,让人感到无精打采。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都是对女性很好的药材。熟地黄味甘、性温,能养血补血、补肾护肝,而当归可止疼、补血、活血,加入益气的白芍和活血护心的川芎,就能变成帮你重拾好气色的四物养荣汤。麸网 www.foodwang.com
脾气焦虑易暴躁——黄芪。夏天刚过,北方特有的干燥感觉就来了,不但影响皮肤,还影响情绪,尤其是在大风天,更是让人心情不好。这些症状并非天气变化造成的,而是因为自身气血不足,难以抵御外界气温突变。入秋后,要有意识地做一些利肝养血的功课,比如黄芪就是一位好药材。黄芪本身味甘性温,有消肿利水的功效,而且还能补气。配伍沙参和枣仁,补气安神,能让你睡得更好,还会有心胸舒展的感觉。
睡不好觉爱疲倦——桂圆。作息不规律会让人出现“想睡睡不着,想吃吃不下”的感觉,这不仅是因为疲倦,还因为气血不足。
出自《济生方》的桂圆归脾汤,运用到了多种宁神益气的药材,对心脾两虚、神志疲倦、心慌心悸颇有效果。改良后的配方,加大了红枣和桂圆肉的用量,不但补血养血,还有甜味,让你不再有“中药很苦”的感觉,而更像是喝滋补饮品。
-
秋季怎么正确吃萝卜 萝卜的功效在秋天这个季节里面,可能大家都特别喜欢吃萝卜,而且萝卜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在秋天这个季节
-
秋季干燥 饮食要注意这几点秋天的天气也是比较干燥的,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几个要点,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
-
秋后养胃不可缺少的饮食护理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养胃即清养胃阴,治疗胃燥津伤、胃阴不足的方法。症见胃部灼痛或
-
女人秋天必吃6大排毒祛火食物入秋,很多人易上火,火大时会出现口疮、大便涩滞等症状。不及时祛火,体内的毒素就会残留过多,引起多种疾病。下面来看看六种适
-
秋天吃南瓜既护心又助眠俗话说,“秋天到,南瓜俏”,眼下正是南瓜上市的季节。除了能给我们带来味觉上的享受外,南瓜还具有多种保健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