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食养原则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是一年廿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在每年阳历的2月4日前后。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冰冻开始融解,天下万物包括*在内,经过冬三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发,使人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应助长这“萌生”的信息。此时*内的“肝气”也随之升发,因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雨水过后是惊蛰,此后可闻春雷,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土,这又是“生”的气息催发的结果。春分时昼夜等长,古人称此为“阴阳各半”。到清明,雨量更加增多,湿度增加,百草萌芽,春耕大规模地开始了。此时*内的肝气正旺,凡冬天保养不当者,春天易得温病。一般宿疾如高血压病、哮喘、皮肤病及过敏性疾病等容易在此时复发,也见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有因饮食不当而导致胃出血的。故在饮食上应忌发物,诸如虾、竹笋、雄鸡、海鲜等应尽量少吃。
根据上述原理,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因为春天肝气旺,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以免过旺,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例如疏理肝气的陈皮、平熄肝风的杭菊、柔肝和脾的谷芽等,都是合时宜的食养食品。在春季里,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不少野菜,如马兰头、苜蓿、蓬蒿菜等都有良好的清肝明目的作用。正因为此时脾胃容易受损,因此应注意少进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如酒不宜过量,冷馔、粽子、粘冷肥腻之物均应严格控制,以免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如果调养不当,过与不及都将伤及肝气。肝气伤则夏天当令的心火将失其所生,到了夏天心火会不足,心火不足,寒水将乘机侵犯而易致寒变,即该热时不热,该长者不长,中医学称此现象为“逆春气,养长者少”。
相关文章
-
春季宝宝饮食有很多的小宝宝在春天里的时候,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饮食,才能够让我们的宝宝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的那么纯洁,宝宝在饮食方面应
-
春天养生到底吃什么好呢?大家都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且在春天这个季节里面,我们的身体的各项的新陈代谢肯定也是特别的活跃,所以在
-
吃野菜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春天这个季节里面,野菜也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人都特别习惯性的去挖一些野菜来吃,而且有些野菜如果是不注意
-
身上湿气重到底可以吃什么呢?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当身体里面的湿气比较重的情况下,那么肯定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疾病的,其实生活中我们大家可以
-
春天容易犯困到底吃什么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春天这个季节里面,天气也是非常暖和,可是很多人在春天中午的时候总是没有任何的精神,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