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粥更长寿? 警惕五大饮食误区
许多人都认为老年人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减退而常年喝粥是健康的,但事实证明,老年人常喝粥会降低体质,导致营养不良,反而更容易被疾病侵袭。今天小编盘点一些老人常见的饮食误区,大家一定要了解哦。
老人饮食误区一:长期吃粥
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齿缺损者常见,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长年吃粥,也有少数讲究药膳的人用吃药粥作为对疾病的辅助治疗。据观察,长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动力较差,如果吃粥的量过多,难以很快排空,会感到胃部不适;以同样体积的粥和米饭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长期吃粥,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的生理需要,难免入不敷出。
所以,吃粥和吃药粥虽是养生一法,但不是人人皆宜,除非是身体很虚弱,或是治病需要。老年人患牙病应积极治疗,应镶牙补牙。饭不妨烧得烂些,也可吃面条,长期吃粥并不适宜。
老人饮食误区二:吃的菜煮太烂
生活中,不少老人喜欢先将蔬菜焯一遍,然后就放水里长时间煮,做成菠菜汤,白菜汤什么的。其实这就将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维生素都给煮没了,吃到最后就是吃了点纤维,没有什么营养价值。所以,老人们最好别用“烂菜汤”式做法。“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多吃凉拌,品种多样,颜色选深。”是老人做蔬菜的20字要诀。
老人饮食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好文推荐:
-
老年人的营养膳食知识对于老年人来说,营养一定要跟得上,才能够帮助我们老年人的身体更加的健康恢复老年人的状态,那么我们遵循什么样的营养才能够给
-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冬季照顾老人饮食还得到位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所以我们平常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家的老人,特别是冬季的时候,更应该知道老人的饮食该如何来安排,下
-
老人健康饮食 8大要点要牢记老人的健康,才是这个家庭中最圆满的幸福,一旦老人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我们是不是也都会跟着担心呢?所以要想老人健康长寿,首先
-
老年人必吃的五类健康食物 你知道吗我们都知道,人老了之后,身体的素质立马也就跟着下降了,所以我们应该在饮食上花点心思,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身体能够维持的好一点
-
中医教你如何预防老人斑中医美容秘方,你知道多少?美容,抗衰老是其中之一。那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抗衰老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教我们怎么预防老人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