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饮食频道 > 健康食代

暖意:高热量如何吃出来?

暖意:高热量如何吃出来?

今年是个意外的冷冬。气温一降再降,所有的衣服都上了身,还是没法令人感觉温暖——很多本来怕冷的人,更是觉得苦不堪言,在家一定要抱着暖水袋才能安眠。

  怎样吃出暖意来?这是很多人都在讨论的饮食话题。大部分人的答案无非两个类型:吃高热量的食物就能暖身!或者是,吃温性食物就能暖身!这两个说法,哪个更正确呢?

  答案是,吃高热量的食品,不等于就能让身上暖起来。吃猪油,吃蛋糕,吃曲奇,吃油炸食品……这些对于提高抗寒能力基本上没什么帮助。而吃温性的食物,相对而言更靠谱一些,不过也要看体质和搭配是否合适。

  先来解释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高热量不等于高温暖?

  为了解释方便,我们要把*看成一个供暖工厂。这个工厂的燃料就是食物当中含热量的成分,比如脂肪、淀粉和糖;工厂的燃烧锅炉,就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工厂的产品,就是大量放出来的能量,包括让身体温暖的热量,还有能推动我们的血液循环、细胞更新、组织修复、工作学习等各种事情所需的化学能量。

  吃大量的高热量食品,实际上就是给这个工厂送来很多燃料。问题是,这些燃料堆积如山,也不一定能够顺利、高效地燃烧,让锅炉充分放出热量。假如*细胞当中的“锅炉”太少,或者进料的管道出了问题,或者是工厂指挥系统干脆下达指令,要求降低供热总量,那么,就算有足够的燃料,产出的热量还是不能满足需要。

  那么,谁是锅炉呢?刚才说了,就是细胞中的线粒体。肌肉细胞中线粒体多得密密麻麻,所以一个人身上的肌肉越多,越充实发达,细胞中的线粒体总量就越大。而脂肪比例越大,线粒体总量就越少,因为脂肪细胞中只有大量油脂,线粒体少得可怜。这样一说就能明白,肌肉多的人产热能力强,而脂肪比例高的人产热能力差。中医说,动则生阳。运动后发热,正是因为肌肉中的“锅炉”们加大力度工作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