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的饮食养生法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在北方,它的到来预示着天气逐渐由“凉”转“寒”,即将步入深秋季节。河北医大四院营养室主任高淑清提醒说,深秋时节,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气候寒凉,此时通过饮食调节身体机能不失为保持健康的好方法。
滋阴润燥方法多
高淑清说,从中医食疗理论上讲,秋对应的脏器是肺,又因“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
多喝水是秋天润燥、防燥的首要措施。因水分进入*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故应少量多次慢饮。有时单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而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既补充*水分,还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其次,润燥应以味甘性平的食物为主。如:银耳、莲藕、芝麻、核桃、百合、蜂蜜、花生、鲜山药、红枣、莲子等清补柔润之品,多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润肺之功效。《黄帝内经》提出“秋冬养阴”,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可防秋燥伤阴,从而达到养阴的目的。
再有,饮食应注意少辛增酸。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增酸是指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如石榴、葡萄、芒果、阳桃、柚子、柠檬、山楂等,这样能增加肝脏的功能,以防秋季肺气太过而伤肝。
饮食增加耐寒力
深秋时节意味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高淑清建议,秋冬交替之时,除了注意穿衣保暖、锻炼身体外,调理饮食也是增强身体耐寒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等含钙丰富;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含铁量高,适当补充钙和铁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碘的食物也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抗冷御寒。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被称为产热营养素,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虾、海参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还可以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
另外,多吃糯米、大枣、扁豆、山药、胡萝卜、栗子、胡桃肉、大枣、桂圆等温性食物,也可使身体发暖,增加耐寒力。
深秋饮食要注意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而且此时气温寒凉,人们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力也有所提高,正是弥补由于夏季气候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好季节,但是如果饮食安排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因此,高淑清提醒,深秋饮食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要防止热能过剩。有的人一到秋季就食欲大开,往往造成热量摄入过剩,脂肪堆积,开始“贴秋膘”。因肥胖会带来很多疾病,故在秋季饮食中不能放纵食欲,要注意适量。
二要防止进补过量。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要遵循“不虚不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体内缺少的,可以补,但必须补之有度,否则也会造成*的阴阳失衡。同时应懂得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能用食补的不要用药补。
三要避免消化道疾病。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我国古代医生就提出“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吃性寒凉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这样有利于保护胃肠,防止出现腹泻、下痢、溏便等胃肠道疾病。
四要注意营养均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单一食品不可能供给*全面的营养,如谷类主要供给热能和维生素B1;豆类及豆制品主要供给植物蛋白质;蔬菜水果主要供给维生素C、无机盐和食物纤维;动物性食物主要供给优质蛋白、脂肪、维生素等。秋季要补充因夏季气候炎热、食欲下降导致的营养不足,更应该注意饮食中食物的多样及营养的平衡。
-
什么食物降尿酸 降尿酸吃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尿酸比较高也是非常的危险的,一定要记得完全可以通过一些饮食的方式来调理,那么尿酸比较高的情况下,到底应该怎
-
推荐三款老年痴呆食谱我们都知道老年痴呆症这个疾病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而且老年痴呆症也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特别大的一些影响,如果是在发生的时
-
降脂饮食 安利五种降脂食物在说到高血压高血脂的时候,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的,其实高血脂对人体也是有一定的坏处的,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可以降低高血脂的
-
推荐3款女人补肾的粥现在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很多人的功能压力也是挺大的,补肾不再是男人的专利,其实女性朋友们在生活中也要多注意,如
-
孕妇饮食 利水消肿吃什么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孕妇其实也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而且怀孕的时候身体也是特别的特殊的,一定要记得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