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2011年的食品安全事件
劲爆!2011年的食品安全事件。2011年还没过去一半,食品安全事件就曝光了很多,在这里就摘取一些代表事件。
【一】大米镉超标事件
大米作为南方人的主食,无疑听到这个消息对南方人而言无疑与时晴天霹雳,但是卫生部的相关负责人立刻展开调查,甚至对广西、广东、湖南、珠海等集贸市场以及米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证实:百分之十大米的确含有镉超标。但是,专家也建议普通市民也无需过度恐慌,只要科学吃米,我们市面上出售的大米仍然安全,可以合理地规避镉超标带来的吃饭风险。
【二】染色馒头事件
馒头出了问题,北方人最恐慌。南食大米,北食馒头,馒头出了问题,这让人深深的受伤,大呼“究竟还能吃什么?”所谓的“染色馒头”就是使用大量的香精以及添加剂(又称着色剂)使馒头看起来外观更加的诱人,口感更加的劲道美味,但就是这样据科学人员介绍:青少年如果长期使用这样的馒头,轻则中毒,重则影响正常的发育。看看都涉及到了祖国花朵的成长,让我们情何以堪?!
【三】双汇瘦肉精事件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餐餐都少不了“荤菜”的,而荤菜的主要用料就是肉,如果肉再出了问题,那才是让人担忧的,可偏偏瘦肉精的产生确实让我们大吃一惊。所谓的瘦肉精也就是一种饲料,能让猪更加的健美,肉质看起来更加的细嫩。经央视曝光后,双汇积极采取整改措施,但是依然是回天乏术,这样一个大企业只能面对亏损的状态。不过,今天我在百度百科搜索“双汇瘦肉精”的时候,百度词条已经河蟹了……
【四】毒生姜事件
“毒生姜”也就是用硫磺熏制的生姜,外观颜色比普通生姜娇黄嫩脆,具有较强的毒性,经常食用果经常食用,轻者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腹痛、头晕等症状,重者将导致*相关器官组织慢性衰竭。
葱姜蒜自古就是厨房的最佳搭档,几乎每一道菜都需要他们来烹饪,来增加菜的美感。当我在新浪围脖上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刚开始感到匪夷所思:什么?姜也出了问题!那我们以后可咋做菜呢?可以想象,现在的非法商家为了牟取利润真是不择手段让人汗颜。
【五】墨汁粉条事件
先用明火将干锅烧热,放上石蜡,石蜡融化后加入玉米淀粉、然后加入调制好的黑色液体,再放进机器,红薯粉就压制出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墨汁粉条”。先不说这样的粉条对*的危害有多大,就看这样的加工程序,我估计也难以下咽了。从小就知道,粉条,红薯粉上等,但是据说市面上真正的红薯粉条少之又少,别看商家把你吹得天花乱坠,言之凿凿的保证:这是纯正的红薯粉,其实是忽悠你呢。经过媒体曝光后,所谓的“墨汁粉条”再第一时间也得到了查封,但是仍然让人心有余悸,因为商人不可能就此撒手,因为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他们还会钻空子,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六】假芝麻香油事件
真的芝麻香油那叫一个香,但是有些厂家就此打起了歪注意。即用香精勾兑出香油,售价便宜到十元一瓶,最低可以到八元每瓶。但是,这件事情稍稍让人宽慰的是:据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位医生说,正规厂家生产的、具备食品安全标识的食用香精,只要不过量,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如过量使用质量较差的香精,*摄入后就会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七】:牛肉膏使猪肉变牛肉
牛肉膏又称牛肉浸膏,是采用新鲜牛肉经过剔除脂肪、消化、过滤、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的现象。2011年4月有报道称南京市场“牛肉膏”疯卖。
牛肉膏虽然和食用香精、I+G等添加剂都属于国家允许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但前提是这些添加剂只能再允许的剂量范围内食用。过量使用对*有危害。
【八】:毒腊肉事件
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扫把放在砧板上,腐烂发黑的猪肉浸泡在发臭的水池中……,黑作坊用腐烂猪肉,加入农药敌百虫、工业用盐处理,炮制成腊肉,卖往各地。这些猪肉大多是病死的问题猪,送到窝点后用亚硝酸盐在池子里浸泡两天,然后涂上香精和色素,熏上一晚就可变成外表非常光亮的腊肉。
-
关注食品安全 保障身体健康其实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食品都并不是安全的,有很多的食物都有一些毒素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的
-
烤鱼把鱼肉营养全毁了 不健康现在吃烤鱼已经成了人人爱吃的一种特色美食,很多人认为烤鱼的味道特别好。但其实,烤鱼把鱼肉营养全毁了,已经丧失了鱼肉本身的
-
新鲜水果蔬菜含维生素超保健品维生素旧称维它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人体中如果缺少维生素,就会患各种疾病。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着肌体的新陈
-
什么是儿童铅中毒以及定义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ug/L,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症及其他血液生化变化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并且把儿
-
水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临床表现(一)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驱症状如低热、不适、厌食等亦可见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前驱疹,但很快消失。幼儿常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