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餐饮企业使用劣质餐盒
暗访劣质餐盒
“东来顺”“老边饺子”等知名餐饮企业中箭
今年3月15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全国首例涉及食品包装的消费维权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此案引人关注不仅因其案由罕见,更因被告为“老边饺子”、“东来顺”两家著名的老字号餐馆。
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或许都免不了“嘀咕”:如此“百年老字号”都用有害物质超标一百多倍的劣质餐盒给就餐者打包,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馆小店又会如何?
逆向追踪
这是一次从消费终端开始的逆向追踪。它基于对一次性塑料(11640,25.00,0.22%)餐具市场状况的了解和担忧。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于2010年1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食品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中,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位居首位。这不仅因其使用数量庞大,更因它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而近年市场状况是,执法部门一旦放松监管,劣质餐盒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以一次性餐盒终端消费市场为起点,追查到零售批发市场和生产源头,展开一次深入的消费维权行动,重点打击有毒劣质餐盒。”发起这场调查追踪的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牵头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谈到这次行动的初衷时说。
董金狮的团队近年一直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民间机构等社会有关方面,致力于一次性餐具行业的健康和规范发展。多年在北京一些农贸批发市场的明查暗访,使在那里销售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人,几乎无人不识董金狮。这位经常将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撕给公众看、将“用良心生产良品”说给生产企业听的公众人物,也时常感到无奈。一些销售者常常明里摆好的,暗里卖差的。生产企业很难进入,企业送检往往又挑好产品。如果从餐盒使用环节发现问题,再回溯追踪到销售商、生产商,不仅情况更真实,也可通过追踪维权向餐盒使用者、经销者敲警钟。
“东来顺”“老边饺子”等知名餐饮企业中箭
今年3月15日,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全国首例涉及食品包装的消费维权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此案引人关注不仅因其案由罕见,更因被告为“老边饺子”、“东来顺”两家著名的老字号餐馆。
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或许都免不了“嘀咕”:如此“百年老字号”都用有害物质超标一百多倍的劣质餐盒给就餐者打包,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馆小店又会如何?
逆向追踪
这是一次从消费终端开始的逆向追踪。它基于对一次性塑料(11640,25.00,0.22%)餐具市场状况的了解和担忧。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于2010年1月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食品包装行业十大隐忧产品”中,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位居首位。这不仅因其使用数量庞大,更因它与消费者健康息息相关。而近年市场状况是,执法部门一旦放松监管,劣质餐盒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以一次性餐盒终端消费市场为起点,追查到零售批发市场和生产源头,展开一次深入的消费维权行动,重点打击有毒劣质餐盒。”发起这场调查追踪的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牵头人、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谈到这次行动的初衷时说。
董金狮的团队近年一直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民间机构等社会有关方面,致力于一次性餐具行业的健康和规范发展。多年在北京一些农贸批发市场的明查暗访,使在那里销售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人,几乎无人不识董金狮。这位经常将劣质一次性塑料餐盒撕给公众看、将“用良心生产良品”说给生产企业听的公众人物,也时常感到无奈。一些销售者常常明里摆好的,暗里卖差的。生产企业很难进入,企业送检往往又挑好产品。如果从餐盒使用环节发现问题,再回溯追踪到销售商、生产商,不仅情况更真实,也可通过追踪维权向餐盒使用者、经销者敲警钟。
相关文章
-
关注食品安全 保障身体健康其实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食品都并不是安全的,有很多的食物都有一些毒素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的
-
烤鱼把鱼肉营养全毁了 不健康现在吃烤鱼已经成了人人爱吃的一种特色美食,很多人认为烤鱼的味道特别好。但其实,烤鱼把鱼肉营养全毁了,已经丧失了鱼肉本身的
-
新鲜水果蔬菜含维生素超保健品维生素旧称维它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人体中如果缺少维生素,就会患各种疾病。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着肌体的新陈
-
什么是儿童铅中毒以及定义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ug/L,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症及其他血液生化变化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并且把儿
-
水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临床表现(一)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驱症状如低热、不适、厌食等亦可见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前驱疹,但很快消失。幼儿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