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度中国饮食小康指数 安全成头等关注
第六届“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近日出炉。2009~2010年度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6.4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7分。
2009年,最受国人欢迎的地方菜系来自哪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发生了哪些变化?开始认同哪些饮食新主张,是否还在忧虑着饮食安全?
在五项决定中国饮食小康指数的测评指标中,饮食安全得分最低,仅57.3分。这不奇怪。2009年,中国人仍然没吃明白的东西很多:特仑苏奶中的OMP是什么东西、凉茶安全不安全、碘盐要不要继续吃、矿泉水里有没有砒霜?
饮食习惯方面,八成以上城市居民能做到一日三餐,过半数人一顿饭20分钟左右,但1/5的人经常因为工作或其他事情改变或压缩吃饭时间。
饮食偏好上,川菜是最受欢迎的菜系,辣味为多数人所偏爱。对于风光一时的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八成以上市民认为那是垃圾食品。
这些发现来自2009年12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人的饮食状况进行的调查。“小康饮食调查”主要从“恩格尔系数”、“食品供应”、“饮食安全”、“营养结构”及“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等五个方面来衡量饮食小康指数。调查结果经过了加权处理,并参照了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
此次“小康饮食调查”的主题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以饮食为镜,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生活百态及时代的变迁。
亲情菜最好吃
30年前,中国人还很少“下馆子”。只是逢人办喜事时,才有可能去饭馆吃一顿。关系特别近的,随礼5元钱,这是当时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10,能买6盘熘肉段。
那时候饭馆也少,中国烹饪协会的资料显示,1978年全国餐饮业经营网点不到12万个。30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400多万。
餐饮业持续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大众化消费越来越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主体。如今去餐馆吃饭,已经成为平常事。“小康饮食调查”显示,86.3%的参访者时不时地光顾各色餐馆,其中通常选择中餐的占绝大多数,偏爱西餐的仅占5.5%。
在几种系别的中餐中,川菜以51.2%的投票率位居受欢迎榜之首,其他进入前五的菜品依次为东北菜(31%)、湘菜(29.5%)、鲁菜(23.6%)及粤菜(22.9%)。舶来菜品中,韩国料理(12.3%)和日本料理(10.3%)分列第一第二,法餐以较为悬殊的投票率(3.5%)位居第三。
-
关注食品安全 保障身体健康其实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食品都并不是安全的,有很多的食物都有一些毒素危及到我们的生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危害的
-
烤鱼把鱼肉营养全毁了 不健康现在吃烤鱼已经成了人人爱吃的一种特色美食,很多人认为烤鱼的味道特别好。但其实,烤鱼把鱼肉营养全毁了,已经丧失了鱼肉本身的
-
新鲜水果蔬菜含维生素超保健品维生素旧称维它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人体中如果缺少维生素,就会患各种疾病。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着肌体的新陈
-
什么是儿童铅中毒以及定义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ug/L,无论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症及其他血液生化变化即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并且把儿
-
水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临床表现(一)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驱症状如低热、不适、厌食等亦可见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前驱疹,但很快消失。幼儿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