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医指南
色达县全部医院
  • 麻疹的分类:麻疹通常分为以下三类:1. 原发性麻疹:指未曾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未曾患过麻疹病毒感染的人第一次感染麻疹病毒所导致的麻疹。2. 继发性麻疹:指曾经接种或患过麻疹的人再次感染麻疹病毒所导致的麻疹
  • 风疹的临床表现:风疹(德国麻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风疹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如下:1.发热:风疹病毒感染后,患者发热,一般为38℃以下,持续时间约为1-3天。2.皮肤症状:风疹患者出现粉红色的皮疹
  • 阴道毛滴虫病的诊断:阴道毛滴虫病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询问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症状的经历,是否有与性行为相关的风险因素,如最近是否有过性接触等。2. 患者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量
  •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呼吸时,会释放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小飞沫,其他人如果吸入这些含病原菌的飞沫,就有可能感染肺结核。另外,还有少量的结核
  •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动物传播的病毒性感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1. 直接接触感染:与感染禽类动物密切接触,如饲养、屠宰、处理禽类动物等。2. 食品传播:食用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动物及
  • 破伤风的概述:破伤风是一种由产生破伤风毒素的细菌引起的急性疾病,通常通过受伤口进入人体。破伤风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土、家禽等环境中。在受伤口被破伤风细菌感染后,细菌会产生毒素,导致病人出现肌肉僵直、
  •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因病毒类型、感染途径、感染量及宿主状态等因素而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和体征:1. 疲乏无力:初期常表现为乏力、倦怠等全身不适。2. 食欲下降:由于肝
  • 疟疾的临床表现: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1. 寒战发热:在疟疾病程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往往在发病初期或周期性发作时出现。2.头痛:发热时,头痛多见。3. 腹痛:与恶心、呕吐
  •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包括:1.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口、鼻分泌物可能携带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其他人。2. 接触传播:患者的体液,如唾液、痰液、血液等可
  • 狂犬病的病因: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的病毒性疾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包括被咬伤、抓伤或染上病毒污染的口腔黏膜、眼泪或口水等。其他传播方式包括吞咽受污染的
  • 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流行性腮腺炎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诊断:1.症状观察: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颌下腮腺肿大、口腔内黏膜的肿胀、疼痛和口水增多等。2.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颌下腮
  • 气性坏疽病的症状:气性坏疽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可以影响皮肤和组织,致命率很高。其主要症状包括:1.患处皮肤红肿、疼痛、发热、紫斑出现。2.创口或伤口处有气泡、肿胀,可以听到气体的声音。3.病程进展迅速
  • 支原体感染的注意事项: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喉咙痛、鼻塞等。以下是支原体感染的注意事项:1. 避免接触感染源: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避免接触感染源是
  • 手足口病的护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常在夏季和秋季高发。在处理患者时,应该采取下列护理方法:1. 鼓励患者多喝水。手足口病会引起口腔溃疡和咽喉疼痛,因此患者可能不愿意进食或喝水。保持水分摄入
  • 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传播是目前最主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因为血液接触和共用注射器、输血、器官移植等因素。2. 母婴传播:孕妇乙肝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分
  • 丙肝的临床表现:乙型肝炎(Hepatitis B)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乙肝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黄疸等。慢性乙肝的早期表现一般无特异性,少数患者可能
  • 鼻窦炎的护理: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通常伴随着鼻塞、鼻涕、头痛等症状。以下是鼻窦炎护理的建议:1. 留意饮食。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等食品,可以帮助减轻鼻塞和鼻黏膜的炎症。2.
  • 鼻炎的并发症:鼻炎是鼻黏膜的炎症,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1. 鼻窦炎:如果鼻炎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鼻窦炎,导致鼻窦堵塞和疼痛。2. 中耳炎:在鼻炎发作期间,鼻咽部炎症可通过耳咽管传播,进入中耳
  • 麦粒肿的诊断:麦粒肿(hordeolum)是指眼睑边缘毛囊或眼睑腺的急性红肿性感染。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灼痛和眼睛周围发痒等症状。在体检时,医生会观察眼睑边缘有无肿块、红肿、疼痛等症状,此外,可
  • 青光眼的预防:青光眼是一种慢性视力障碍性疾病,它会逐渐损伤视神经,引起失明。以下是预防青光眼的一些措施:1. 定期眼检:建议每年或两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特别是如果您有青光眼家族史、年龄超过40岁或有糖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591200举报邮箱:tousu@xywy.com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0101101081513 京ICP备1004720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8-0306 Copyright © 2002-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