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药介绍

给官员的“心药”

给官员的“心药”

近几年来,,高度重视一些官员的心理危机,具有现实意义。鉴于官员对于公共事业、对于社会发展负有特殊的责任,关注这个群体的身心健康,其实也就是在关注社会的进步。

有关政府公职人员的“心病”,这几年媒体已时有报道。比较典型的是这么几种表现:“心理不平衡”和“心理疲劳”症状;“浮躁”和“压抑”心理;对个人的工作、生活、未来发展等存在“焦虑”情绪等等。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公务员自然也不会例外。谁也不会说只有农民工、下岗工人才有烦恼的权利,然而人们更想向那些“烦恼多多”的公务员问一声:既然做公务员如此痛苦,不做还不行吗?

有些在百姓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的东西,在部分“烦恼多多”的公务员那儿却成了“压力”、“压抑”、“焦虑”等“心病”。“心病”不是小事,而因为公务员对社会负有特殊责任,如果“心病”日重轻则难以处理好各种关系,影响工作成效,重则可能会贪污和腐化堕落。因此对公务员的“心病”,尤须重视和警惕。

“心病”需要对症下“心药”。有的人说,肩上担子重,让人如履薄冰,今天在第一把手位子上,但明天还在不在就很难说了。这是“心病”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如何给这个“心病”开“心药”?给其一个“定心丸”,送其一把“铁交椅”,这显然是开错了药方,更不必说今天这种“定心丸”早就绝迹了。

实际上,有一味药尽管很“传统”,却最有效用,这就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心底无私,就不会一事当头,先考虑它与职位有什么关系,更不会以能否升迁来决定自己行事取舍。“心底无私”这帖“心药”,不但能治“职位焦虑症”;对诸如看到别人发财就“心理不平衡”的“利益诱惑症”,觉得晋职无望就万念俱灰的“心理疲劳症”等“心病”,同样也是“特效药”。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前不久在为机关干部讲党课时指出:要正确对待功劳、苦劳、疲劳,有功劳时不伸手、有苦劳时不计较、有疲劳时不抱怨。这番话的内涵,就是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何愁“心病”不愈?

如果谁偏要放着这贴最有效的“心药”不用,那么其它一切所谓的“心药”,全是“假药”矣!但问题又是,那些得了“心病”的人,愿意服用这贴“心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