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药介绍

大学生村官刘俊艳:忙碌中体会感动

大学生村官刘俊艳:忙碌中体会感动

  大学生村官,因为拥有大学生的身份,仿佛比其他村官多了一道光环。然而,从象牙塔到黄土地,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转换;从大学生到村官,更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


忙完工作,刘俊艳坐在田间晒太阳。

  考村官 别样的青春选择

  要进入公务员队伍,必须得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2009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的刘俊艳没有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去挤考公务员这座独木桥,而是选择当村官。

  “包分配意味着大学生毕业后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这种就业机制没有形成‘择优’、‘选优’的机制。”刘俊艳说,通过个人竞聘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因此,她选择了考村官。通过自己奋斗得来的工作才能感受到就业机会的来之不易,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她相信,今后的村官生活将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自我。

  当村官 自豪于“他们认识我!”

  在刘俊艳看来,村官不仅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份事业。第一次去林周县甘曲镇,路边优美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她。采访中,她不断地向笔者推荐,周末一定要到林周来,那里有赏不完的美景。

  半年时间,是刘俊艳熟悉工作环境、积累工作经验的过程。“新官”上任不久,刘俊艳被下派到居荣行政村工作,与另外两名包村干部一起负责居荣行政村下属的居荣、萨那、麦那和亚荣四个自然村的所有工作。

  初来乍到,刘俊艳便和其他同事一起健全完善了居荣村党支部 “三会一课”、理论学习、民主评议、民主决策等各项制度,使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不过,她却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与当地百姓的交流上。

  “担任村官后,如果还没有当地百姓认识你,如果你没有去过百姓家里,如果你没有一个当地的朋友,那说明你做的还不够。”刘俊艳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认识我!”在甘曲镇,走在街上,会不断地有人和刘俊艳打招呼。

  爱村官 处处有感动

  采访当日下午,坐在甘曲镇的田埂上,刘俊艳将她这大半年感受到的温暖娓娓道来。

  2010年1月18日,刘俊艳和另外两名包村干部一同到居荣行政村进行村“两委”班子年度的全面考核工作。当天,他们一大早就开始做准备工作,直到下午考核结束才记起没有吃饭,他们饥饿难耐但只能忍住。

  看出他们的心思,当地村民悄悄回家煮了藏鸡蛋送到他们手上。“疲惫、饥饿的感觉全都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家的温暖。”刘俊艳说,离开时,村民坚持让他们把煮好的藏鸡蛋带回去吃。几经推脱后,村民直接把鸡蛋塞进他们包里。尽管是一件小事,但还是让刘俊艳深受感动。

  半年多的工作时间里,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带着感动之心,刘俊艳也努力回报。怕村民的信件丢失,刘俊艳每天都要将村里的信分类保管,然后让村干部或村民带回去。

  “只要我在甘曲镇,一定会尽我所能为村民办实事。”这是刘俊艳的格言,也是她一直奋斗的目标。

  3月的西藏,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在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无数个刘俊艳式的大学生村官。好风虽能借力,破浪方能扬帆。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是他们的共识。正因为此,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投身乡村,为我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谱写一曲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