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爆炸Or自虐 6种愤怒类型你是哪一种

隐忍爆炸Or自虐 6种愤怒类型你是哪一种

喜怒哀乐,是人们的四种情绪。其中,愤怒是一种害人害己的情绪,但我们又无法在生活中避免。不能避免并不代表不能解决。搞清楚愤怒的原因,就能有效的安抚愤怒人的情绪。那么,愤怒都有哪些普遍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呢?

炸药型:一点就着 劝不住

你看起来是这样的:“再把衣服扔地上,我就跟你离婚!”也许把你逼到“爆炸”边缘并不容易,但当这一刻来临时,便会地动山摇,让你恨不得把全世界掀个底朝天。

为何会这样:你从小就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应对怒气,最常用的招数就是把它咽下去,直到再也咽不下更多。渐渐地,你的“怒点”便会很低,即使是小事也会一触即发。

后果:暴怒的人很难换位思考,从而可能说出事后难以解释或弥补的话语,甚至做出让你悔恨一生的举动。

如何改变:1.等待怒气消解。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说,研究表明,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钟,爆发时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此时不妨深呼吸,或者在心中默数10个数,然后你会发现,那团即将爆发的怒火渐渐熄灭了。李君建议,最好的默数不是从1数到10,而要有规律地跳着数,比如1-4-7-10-13……在数数时做点加减法运算,更容易让理性回归大脑。2.掌控自己的情绪。稍稍改变表达感受的措辞,比如轻轻说一句“你的做法让我生气了”,比满口脏话更有效。

偷摸型:背地里搞小动作

你看起来是这样的:“哼!不让我看球赛,我就把你的肥皂剧偷偷删掉!”你并不打算压抑内心的愤怒,只是表达方式没那么正大光明而已。

为何会这样:有些人天生谨小慎微,不喜欢与他人正面交锋,但也不愿默默做个受气包,于是就会在背后做手脚。

后果:惹到你的人确实很难受,但你的目的无非是让别人也过不好,而不是努力争取让自己过得舒服些,结果就是“双输”,甚至众叛亲离,因为没人爱跟一个背地里搞小动作的人交往。

如何改变:1.允许自己适当表达愤怒。发脾气本无可厚非,适度表达愤怒有助传递内心诉求,预防不愉快事件再次发生。但要遵守一个信条:可以拿出魄力与人交锋,但要拒绝伤害性行为。2.为自己争取。与其采取故意不交工作报告的方式泄愤,倒不如鼓足勇气告诉老板,你的工作量已经长期超负荷了。这的确不容易,但总好过背上“小人”的坏名声。3.学会控制局面。觉得自己承担太多,不妨着手改变局面。比如独自收拾屋子很吃力,就赶紧动员室友参与进来,而不是一个人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