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什么衣服就是什么人
一群大学生穿上囚犯的衣服会怎样?他们的行为和心态也会变得越来越像“囚犯”。匪夷所思?但却在斯坦福大学发生了。
穿什么就是什么?
1971年,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地下室里进行了模拟监狱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了解人们社会角色发生剧变时的反应。一群大学生身着囚服或制服,扮演起了监狱里的犯人和狱警的角色。从他们穿上那身行头时,他们的言谈举止已经悄悄地受到行头角色的影响,表现出狱警和犯人各自应有的特点。随着实验的进行,狱警和犯人们渐渐“入戏”,甚至忘记了自己只是实验参与者,狱警开始虐待、羞辱犯人,囚犯开始盲目的服从。最终,原计划14天的模拟实验,由于5名扮演者情绪面临崩溃而在第7天提前终止。
在实验后对狱警的采访中,一些平时标榜自己是反战主义的同学表示自己很享受狱警角色。研究者对结果的解释是,人们在接受一个社会角色的同时,也会表现出社会规范赋予这个角色的行为方式。
无独有偶,研究者发现在体育赛事中,那些开有红牛车标的赛车手表现出了更多的侵犯行为;穿红色运动服的运动员表现出更多的主动进攻;裁判也在不知不觉中认为穿红色的运动员更有侵犯性。我们都知道红色会令我们激动,但这红色是穿在自己身上,按理说激动应该的是对手啊,我们自己为何也变得如此骁勇?
穿衣能影响人的注意力吗?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亚当•格林斯基教授最近提出一个新概念——着装认知,他认为穿着会影响人的认知。
为了验证着装对人们认知的影响,格林斯盖等人以注意力测验的名义找来60名参与者,要求其中一部分人在实验过程中穿上白大褂。他们发现穿着白大褂的参与者在测验中表现更好。
                
                相关文章
                    - 
                            
                                老人看新闻易引发焦虑情绪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在家里没事的时候都特别习惯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了解过,经常去看这样的节目,肯
- 
                            
                                你就是你潜意识里想象的模样你了解自己吗?你平时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吗?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法碰触到另一个自己,潜意识中的自己。心理学家告诉
- 
                            
                                心理陷阱 诱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这些这是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见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账户误区;认为东西
- 
                            
                                给心灵买张电影票不知道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编我一样,喜欢看电影,是个十足的电影迷。尤其你还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
- 
                            
                                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爱“装逼”?相信所有关注今年里约奥运会的童鞋都听说澳大利亚霍某人诋毁我们游泳健将孙杨的事迹了。的确,这件事尤其是那段视频出来后,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