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中国上班族压力全球第一

你知道吗,中国上班族压力全球第一

当压力不断增加,相当一部分人所感觉到的焦虑,就有可能从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变成精神障碍疾病。有调查称,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有些上班族们选择逃离式减压,甚至患上“厌班症”。

“有压力觉得累,没压力觉得可怕”,这已经成了当下中国职场人士普遍的焦虑。当压力不断增加,相当一部分人所感觉到的焦虑,就从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变成了精神障碍疾病。在中国,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自杀未遂者中,近四成患有焦虑症。住房、工作、婚姻等成为引发城市居民焦虑的主要诱因。

前不久,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而最新的一项“2012关爱职场白领、关注白领健康调查”显示,2/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危害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工作压力、环境污染和缺乏锻炼位列前三位。调查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长沙和沈阳7个代表性的城市,调查的对象是20岁到60岁之间、中等学历以上、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办公室白领,成功完成的样本量是1000人。

能够见证中国上班族巨大压力乃至“压力山大”的各种证据,无论直接还是间接证据、微观还是宏观证据,无疑都十分丰富。比如,普遍超长的工作时间,比如,每天2-3小时公交或地铁,比如,每天最多6-7小时睡眠,比如,吃着三流的餐饮,呼吸着二流的空气,却承受着各种一流的价格等等。

媒体工作压力排名居前

如今,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读者或者观众感受到的可能只是频繁的节目、栏目改版,扎堆的新闻现场拼抢,而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竞争的激烈,表现在对社会肩负的强烈责任,以及对新闻事件的把握上。而同时,也体现在每一篇稿件的评价高低、每个月工作量的多少上。

经过调查,记者们一怕被淘汰,二怕线索不够,三怕完不成任务。32%的记者认为,工作中的担忧来自知识储备不够,怕被淘汰;26%认为是信息采访源不多;17%则担心完不成任务。许多记者在采访中抱怨,觉得自己成了“码字机器”,常有被掏空的感觉。而一些资深记者有时写了稿子见不了报,也比较苦恼。

据调查,有49%的记者一日三餐“有时规律,有时不规律”,36%长期处于缺觉状态,33%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偶尔感觉很累”。多数新闻记者感到工作压力大,有疲倦感,睡眠质量较差,食欲不振,视力差,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头痛、头昏和全身酸痛症状,而且经常便秘或腹泻。一半以上的新闻工作者处于患病、亚健康状态。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中,已死亡的在职职工平均年龄仅为45.7岁,因病住院的平均年龄为4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