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百态:“陪床保姆”在农村悄然兴起
今年春节回家,让我感觉最温馨的是“陪床保姆”在农村悄然兴起。据村民们讲,我所在的小村庄已经有好几对“陪床保姆”夫妻。
城市里的陪床保姆大家比较清楚:一是其不一定就是单身女性;二是双方年龄差距常常比较大;三是双方不会以夫妻的名誉共同生活公然陪床。
我这里说的农村“陪床保姆”与城市里的陪床保姆有一定区别:一是其一定是丧偶的女性;二是双方年龄相仿,差距一般不会很大;三是双方经子女同意,公开同居生活。
也许有人会问:你所讲的农村“陪床保姆”不就是丧偶的老年人双方在一过打火生活吗?其实不然,以前,丧偶的老年人双方在一块生活,即便不履行结婚手续,也一定不会有工资一说,他们是纯粹的老年结伴夫妻关系。
现在的农村“陪床保姆”却不一样,男方除了负责女方的一切日常生活开支外,每月还必然支付给女方300、500、甚至更多的“工资”(或称为“额外的零花钱”)。
以前,村里失去老伴的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年龄已经上了60岁的老人,想要找个老伴比较麻烦。一是子女反对,女性一方的子女怕将来母亲逝世后无法与亲生父亲同居一墓、在九泉之下团聚。男性一方的子女怕老人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二是村里人会说三道四。总以为年龄大的老年人续老伴是老不正经,是老色狼,好像年龄大的老年人就不应该续老伴。
农村“陪床保姆”的悄然兴起,说明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人思想观念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人已经不在更多地纠集什么从一而终,而是更加关注于老年人的幸福。
农村“陪床保姆”的出现,从老年人的角度看,解决了他们的孤巢问题,让他们老有所伴,可以安享晚年;从子女的角度看,因为“工资”的出现,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减少了往日因老年人日后的归属等问题出现的纠纷,解决了子女无法照顾老年人的问题,让子女能够放心地在外工作或打工。
现在,农村外出打工的夫妻越来越多,子女都在城里工作的也不少,失去伴侣的孤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让他们安享晚年,既是子女的牵挂,也是一个较大的社会问题。
这种老年人打火过还赚“工资”的“陪床保姆”式夫妻生活,虽然从法律的角度看是否合法有待商榷,但是,老年人不在孤单,子女也感到放心,对构建和谐社会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
当然,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些农村“陪床保姆”主要出现在那些本来在城里工作,退休后回农村生活的老年人身上,因为这些老年人有退休工资,可以自己负担对方的一切费用。
“让孤巢老人不在孤单,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这是我们的共同心愿。祝愿那些没有退休工资的农村孤巢老人也能够在子女的关爱下享受到“陪床保姆”式的晚年幸福!
- 
                            
                                老人看新闻易引发焦虑情绪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在家里没事的时候都特别习惯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了解过,经常去看这样的节目,肯
- 
                            
                                你就是你潜意识里想象的模样你了解自己吗?你平时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吗?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法碰触到另一个自己,潜意识中的自己。心理学家告诉
- 
                            
                                心理陷阱 诱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这些这是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见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账户误区;认为东西
- 
                            
                                给心灵买张电影票不知道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编我一样,喜欢看电影,是个十足的电影迷。尤其你还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
- 
                            
                                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爱“装逼”?相信所有关注今年里约奥运会的童鞋都听说澳大利亚霍某人诋毁我们游泳健将孙杨的事迹了。的确,这件事尤其是那段视频出来后,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