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心理学 聊聊你胎儿时的记忆
最近国外兴起的“出生前心理学”,也在挑战着刚才提到的论点:人类在胎儿时期已经具备思维、感觉和记忆的能力了,特别是在7个月大以后。这是否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建立也要提前到出生前?
通常我们认为孩子的长时记忆(较持久的记忆)是从3岁左右开始的,于是我们对亲子分居的父母这么提醒:3岁之前可以寄养在孩子姥姥家里,但是3岁之后不论工作再忙也要把孩子接回身边,因为这时孩子已经开始有长时记忆了。另外一个让我们相信长时记忆起始于3岁左右的现象是:现在就问问自己,你记得3岁之前的事情吗?但事情总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如现在的教育一样,“学在出生前”,最近国外兴起的“出生前心理学”,也在挑战着刚才提到的论点:人类在胎儿时期已经具备思维、感觉和记忆的能力了,特别是在7个月大以后。这是否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建立也要提前到出生前?
一起来看看日本对婴幼儿作的一次跟踪调查:
以下这则消息报导来源于北京科技报:这项调查由日本横滨市妇产科的池川明医生以婴幼儿为对象,实施于2002到2003年,调查范围包括长野县轧幌市和盐九市的36家幼儿园、2家托儿所,共1620个平均年龄4岁的孩子。家长平均年龄34岁,据最终统计结果,有33%的孩子肯定了“胎内记忆”,有21%的孩子记起了出生时的情景,这部分孩子大多集中在两三岁年龄段。
以下孩子们的“胎内记忆”
对问卷问题回答“里面很黑”的是2岁和4岁的两个男孩,回答“像漂浮在水上”的是一个3岁女孩,回答“被绳子拴住”的是一个2岁女孩,更有趣的回答是一个4岁男孩,他说:“里面黑得难受,总听到妈妈的说话声。”有关出生时的记忆,一个3岁男孩说:“在里面怕黑,后来就哭出声了。”一个2岁女孩是先破水,然后才出生的,她说:听见一声响后,眼前就亮了起来。另一个4岁女孩则回忆道:“本来还想睡一会儿,可睡不成了。”等等,这些回忆非常富于临场感。
池川医生说:母亲们讲起来,往往滔滔不绝,开始我并不相信她们的话。可一旦由孩子们自己讲出来,就再也不能默然置之了。池川对“胎内记忆”的关注始于7年前的一件事。他的助手有一个刚到上学年龄的孙子,这孩子的一篇作文引起他的深思,夹带很多拼音的这段短文写道:“我在妈妈duzi(肚子)里时,看到有刀子cha(插)了进来,hou(后)来,一个穿白衣fu(服),daiyanjing(戴眼镜)的人zhua(抓)起我的双tui(腿),hou(后)来,又在我zui(嘴)里cha(插)皮guan(管),我不知道nanshou(难受)。”经这位助手说明后得知,当时这孩子是通过剖腹产出生的。从其他孩子口中也听到过这样的叙述:出生时很疼,不好受。他们这种感受表明,产钳、吸引、择日剖腹等当代的生产方式值得考虑。池川医生指出,胎内记忆是否确实存在,目前还无法从理论上证明,但是,通过沟通可以改善家庭关系,希望通过这些沟通为母亲找出最好的生产方式。
- 
                            
                                老人看新闻易引发焦虑情绪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在家里没事的时候都特别习惯性的去看一些法制社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了解过,经常去看这样的节目,肯
- 
                            
                                你就是你潜意识里想象的模样你了解自己吗?你平时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吗?你可知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法碰触到另一个自己,潜意识中的自己。心理学家告诉
- 
                            
                                心理陷阱 诱人掏腰包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心理陷阱主要有哪些?这些这是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常见的心理陷阱主要包括心理账户误区;认为东西
- 
                            
                                给心灵买张电影票不知道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否小编我一样,喜欢看电影,是个十足的电影迷。尤其你还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
- 
                            
                                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爱“装逼”?相信所有关注今年里约奥运会的童鞋都听说澳大利亚霍某人诋毁我们游泳健将孙杨的事迹了。的确,这件事尤其是那段视频出来后,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