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太过激情或是热情狂躁症
很多人都知道很多励志的故事,很多人也会在励志中不断的成长,也会不断的完善自我。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的事情还是很多的。那么怎么样才可以很好的运用励志呢?相信有不少朋友喜欢听励志的话,看励志的书和电影。聊天的时候,总会有人一腔热血的向我推荐,“这部电影太励志了”,“这本书讲正能量诶”,或者是“昨天那个讲座我听得热血澎湃,讲的太有道理了”,刚开始我还会说,这些都是骗人的,后来,每次我都是摸摸我的狗头笑了,我明白,这些人都得了一种病,一种叫做鸡血狂躁症的沉疴,一种会间歇性发作的痼疾。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痴迷所谓的励志成功学,过度的兴奋不会增加他们的能量,而只是在不断消耗自己的能量。大概作者的想法是跟我一样的,这些人都像打了鸡血。
聊天的时候,总会有人一腔热血的向我推荐,“这部电影太励志了”,“这本书讲正能量诶”,或者是“昨天那个讲座我听得热血澎湃,讲的太有道理了”,刚开始我还会说,这些都是骗人的,后来,每次我都是摸摸我的狗头笑了,我明白,这些人都得了一种病,一种叫做鸡血狂躁症的沉疴,一种会间歇性发作的痼疾。这种病会让人免疫退化,犹如习武之人内力全失,让你在亢奋和低落之间跌宕起伏,而且传染力极强,会让你头脑发热。
这样的病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当我看到他们每次学习的时候书都是从第一页翻起的时候,我若有所思,有所悟。按照熵的社会学解释,人总是会慢慢衰落,消亡,可是这些人,总是在追赶最后一趟火车。他们有雄心壮志,最后往往半途夭折。他们拥有的是表面的热情,深藏的却是内心的狂躁,他们营造着自欺欺人的假象,让自己在岁月的杀猪刀下消亡殆尽。
人生总是逃脱不了与生俱来的困境,很多打鸡血的人,往往深陷泥潭却不自知,他们从来不去思考自身的困境,把自己逼进了进退维谷的地步,最后却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馅饼掉下来了,你接得住吗?期待着武侠小说的情怀,到头来却是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总有那么一群人,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满心期待着通过一两本书,一两部电影,一两场讲座,希望从中得到所谓的真传,让自己脱胎换骨,顿悟法门,那你做梦去吧!
“即便你真的能排除思想上的障碍,将计划付诸行动,在过个程中,也有无数这样那样的困难,挡住你前进的道路——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决不是一时意气就能坚持下来的。”
在现在这个糟糕的时代,打鸡血变换着各种戏法,作恶江湖,无孔不入,所谓的成功学,励志,正能量,不都是他披上的新装吗?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有几步”,经常在海报上,网路上看到这样的文字,乍眼一看,觉得是无可辩驳的箴言,让人内心澎湃,仿佛是人生的福音书,仔细一想,又是如此的理所当然,用冯唐的话来讲,顿觉心头肿胀,然而,认真思考却是如此的荒谬与戏谑,就让他们扯淡去吧!
看看你的身边,你会发现,那些过早放弃的人,往往是对于未来很乐观的人,现实世界的糟糕会让他们过早的退出循环,那些鸡血打得最多的人,呐喊得最强烈的人,往往是最先逃跑的人,而那些能够一直坚持到底的人,往往是清楚地认识到前路所会遇到的苦难但是坚信自己的人,就是我们所谓的“呆子”,“nerd”,我不知道为什么,世界总是偏爱青睐那些“偏执”的人,想到这里,不禁让我唏嘘的纳闷:上帝是nerd吗?如果上帝不是nerd,又为什么对于“nerd”钟爱有加呢?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知止,何以定,不定不静不安,孰能得?知止者,又何用打鸡血?
那些打了鸡血的人生终究会变得很狗血!
想想那些昨天还跟你满腔热血,高谈阔论”励志“,”正能量“的人吧,大梦初醒时,天依旧清亮,风依旧分明,他应该都不记得他昨天说过什么吧,或许只记得昨天吃了什么吧!
-
导致躁狂症发作的因素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烦躁,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感觉是不是特别的不舒服,有时候连吃东西的时候都感觉特别的
-
狂躁症的症状是什么呢?现在的科技发达也在慢慢的发展,而且生活中人们的工作压力真的是越来越大了,而且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很多人都会患上各种各样
-
春天出现躁狂症的原因春天的气候相对在不断提高,这不时让人们的心理尤为感到烦躁,特别是日常进行长期的酗酒后,继而发生更加的情绪躁动极大不合理情
-
经常的抱怨 其实也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有些人抱怨别人,总是说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其实抱怨也是一种慢性疾病的抱怨,也是一种释放压
-
上班族你有电脑狂躁症吗你是不是也有狂躁症呢?如果你有去过网吧的经历相信你也见过这样的情形,当一个人在玩游戏的时候情绪高涨,突然他对着电脑的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