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异常心理 > 癔症

癔症案例分析帮你更加认识癔症

癔症案例分析帮你更加认识癔症

癔症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有一些人这种疾病并不了解,甚至会有所误解。癔症其实算是精神疾病的一种,患者有很多的临床表现,千奇百怪,很是夸张。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癔症案例,来对这种疾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让大家对癔症这种疾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名18岁的大一女生多次在军训中晕倒,去医院检查却未发现任何心脏病变,也无电解质的改变(排除低钾血症)。通过了解发现,她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软心肠,细心体贴。在中学阶段有个同桌好友,那个女孩子有低钾血症,偶尔会在教室晕倒,她总是陪着好友去医院检查。几次以后,她遇到稍微紧张刺激的场合也会晕倒。军训时,该女生听见周围的人喊口号或听见整齐的步伐声就会晕倒。因为已经排除了生理问题,加上该女生受暗示性非常强,故诊断为癔症。

19世纪末,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明确指出,癔症是一类心理疾病,起源于心理因素,并通过特定的心理产生症状,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癔症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愤怒、惊恐、委屈等精神因素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病的情感可再次发病,且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发病者以青年女性多见。癔症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示性,丰富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等,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与由此而引起的情感体验。根据典型临床症状,癔症没有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发病过程中无自知力,病程短,恢复快,但易复发。

癔症的治疗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心理治疗。由于癔症往往在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下发病,因而也可用暗示方法消除其发病或减轻症状。心理暗示疗法是治疗癔症的重要措施。在应用理疗、针灸或药物注射的同时,辅以言语暗示,对病人说明治疗肯定会取得疗效,促使其建立病愈的信念,消除发病症状。在发作缓解期,要对病人进行精神治疗,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掌握发病的因素,认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和弱点,针对性地改造锻炼,正确对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防止疾病再次发作,达到完全康复。

通过以上的癔症案例的分析,相信大家已经对癔症这种疾病不会觉得陌生了,这是一种临床上的高发疾病,患者往往神经紧张,发病时表现各异。了解了到底什么是癔症以后,有助于人们在面对这种疾病时的应急处理,不要惊慌失措,造成不必要的麻烦。